钼铵,又称钼酸铵,是一类含钼的化合物,具体包括二钼酸铵、四钼酸铵、七钼酸铵等。四钼酸铵,是钼深加工的重要中间产物,化学式为(NH4)2Mo4O13·2H2O,外观呈白色或微黄色结晶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醇和丙酮。四钼酸铵可分为α型和β型,其中β型可进一步细分为普通型和拉丝型。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年中国四钼酸铵市场专项调研及企业“十五五规划”建议报告》显示,钼精矿是生产四钼酸铵的基础原料。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数据显示,中国、美国、秘鲁、智利、俄罗斯是全球前五大钼精矿储量国,其中中国位居首位,2023年总储量为580万吨(金属含量)。受加工能力提升、下游领域需求大等因素影响,近几年,我国钼精矿供应较为稳定,这为四钼酸铵行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2023年我国钼精矿产量约为26万吨,其中河南、内蒙古、陕西和黑龙江为最主要生产区。
四钼酸铵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例如,在石油领域中,四钼酸铵是一种催化剂,可用于脱硫、脱硝等工艺流程中;在农业领域中,四钼酸铵是一种农用微量元素肥料,能够提供钼元素,进而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在陶瓷领域中,四钼酸铵主要用于制备陶瓷色料。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原油产量达2.13亿吨,同比增长1.8%。另外,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肥料需求量极大。因此,下游行业持续发展为我国四钼酸铵市场需求增长创造空间。
我国四钼酸铵市场生产企业包括安庆市月铜钼业有限公司、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银吉钨钼科技有限公司、黄山龙升钼业化工有限公司等,其中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为最大的生产企业之一。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24年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四钼酸铵产量为2488吨,产量为2300吨。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四钼酸铵是钼深加工的重要中间产物,在石油、钢铁、冶金、农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广泛应用。随着相关企业加大研究力度,我国相关四钼酸铵专利数量不断增长,2020年来包括中南大学的“β型四钼酸铵的制备方法”和“一种β-四钼酸铵的结晶方法”、陕西恒昌钼业有限公司的“一种四钼酸铵及其制备方法”等。因此,伴随着下游行业持续发展、行业研究更加深入带动生产技术水平提升,我国四钼酸铵市场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