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化钌,是一种化学物质,化学式为RuCl3,分子质量为207.43。三氯化钌存在α型和β型两种变体,其中α型为黑色固体,不溶于水和乙醇,β型为棕色固体,高于500℃分解。
三氯化钌制备方法包括高温熔融法、喷雾干燥法、离子交换法等。高温熔融法,即将金属钌粉与氯化钠混合后在高温下熔融,再往熔融的熔体中通入氯气、四氧化钌的稀盐酸溶液等物质,最后经浓缩结晶制得;喷雾干燥法,即在采用稀盐酸吸收RuO4气体得到的含钌溶液中,加入分散溶剂,后经过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制得。
但上述方法存在着收率低、回收成本高等问题,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2024年2月,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兰州金川贵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一种三氯化钌的制备方法”专利,该发明具有高收率、杂质含量低(主要为低钠)的优点。
作为一种无机化合物,三氯化钌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例如,在石油化工领域中,三氯化钌是一种催化剂,进而用于加氢脱硫反应、有机合成催化等当中;在电子工业领域中,三氯化钌可用于超级电容器、传感器等电子设备生产制造中;在医药中,三氯化钌可用于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肿瘤药物等。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年中国三氯化钌市场专项调研及企业“十五五规划”建议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电子工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根据《中国电子产业供应链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市场规模约为21.59万亿元,同比增长6.1%。另外,企业炼制能力提升、国家政策扶持,也在推动着我国石油化工、医药等行业发展。因此,下游行业积极增长,为我国三氯化钌市场发展创造需求空间。
2024年4月1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三氯化钌》GB/T43090-2023正式实施,该标准对三氯化钌分类、检测、包装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行业标准不断完善,有利于我国三氯化钌行业健康化、规范化发展。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三氯化钌是一种重要无机化合物,在电子工业、石油化工、电镀、医药等领域有着良好应用前景。随着相关企业和机构加大研究力度,我国三氯化钌行业生产水平将有所提高,产品质量将有所提升。另外,我国电子工业、石油化工等行业在持续增长中,有利于三氯化钌市场需求释放。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