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互联网 > 政策 >

“动态调价”背后:专车对于传统出租车行业的“不流血的革命”

2015-08-25 15:19      责任编辑:王琪    来源:未知    点击:
分享到:

“动态调价”背后:专车对于传统出租车行业的“不流血的革命”

        8月20日,为保障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顺利进行,北京市开始对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限行措施,限行将持续到9月3日。这一举措在成功减少了路面上的机动车数量,缓解了拥堵的同时,却也将运力紧张问题推到了台前。

        据有媒体报道,七夕情人节当晚部分专车的价格比平日高出3.9倍,多家专车的价格已经高过了出租车。那么,到底是专车平台伺机“趁火打劫”,还是另有原因?有部分专车平台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他们启用了“动态调价”系统。

        这一次,翘首以待专车合法化政策落地的专车企业角色变得颇为微妙:一方面,原本就因为补贴规则变脸而抱怨“不赚钱”的专车司机中大部分人在近期不得不面对干一天活歇一天的工作状态;而另一方面,已经被各式廉价出行方式“养刁了胃口”的专车乘客在打开叫车软件之后经常性地遭遇动态调价机制,往往需要付出比平时高出数倍的车费。

        从目前的专车市场行情来看,烧钱补贴大战本身是各打车软件依附于巨头为抢夺市场份额与用户口碑不得已而为之的短期行为,目前的专车市场行情来看,市场格局渐趋稳定,补贴日少或者消失也是必然的趋势,这也导致不少的专车司机月入2~3万的好日子已经结束,而这带来的后续影响是,补贴减少,司机上路动力开始不足,那么这个时候要驱动司机上路,新一轮的动态调价机制于是开始浮出水面。

        从一定意义上讲,专车动态调整价格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需求过旺而资源紧缺必然会影响到价格的浮动。同时,专车动态调整价格也相对将自身定位逐渐上浮到高端市场,这暗合相应的政策需求并相对减弱对于传统出租行业的冲击力度。

        然而,其不合理性也在于,经济学原理中还有个“价格上限”又叫“限制价格”理论,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商品和要素价格上涨而规定的最高价格,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然而,目前打车的价格的变动上限究竟在什么地方,目前各专车平台并没有一个明晰的说明,比如滴滴快的负责人表示,目前"动态调价"系统仍在测试和优化当中,未来将在全国范围内上线该调度系统。这必然造成民众的困惑,比如很多民众并不清楚调价的规则,不少用户对于高峰打车"一开始加价39元,不多久又成了29元"深感不满。而专车实行动态调价的不合理性也可能在于错误的高估了市场民众对于专车用车需求的刚性与急迫性。

         在动态调价机制的影响下,过于昂贵的专车价格并不符合国情下多数国民的出行第一选择。而从另一方面来看,一开始专车的出现带给人们的一种最直接的观感是颠覆者的形象。它从一开始是一种依托互联网平台形成一种聚合力的产品,极大释放了闲置车辆的势能,它依托互联网底层技术改造了行业,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它的性价比特质带来的符号就是:专车是互联网产品对于传统出租车行业的一种“不流血的革命”。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