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北京在内已经有30个省份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各地普遍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取消农业户口对农民有何影响?农民能享受到什么福利?请关注这四大焦点。
焦点一:农民权益有无影响?
我国自1958年开始按照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由此带来权益、保障和待遇的不同。农业户口的权益主要是责任地和宅基地,而非农业户口的权益主要是依附在户籍上的一些社会福利,包括教育、医疗、就业、保险、住房等方面。
有人担心,取消农业户口后会影响农民的既有权益。专家指出此次户籍制度改革不是“农改非”,而是全面取消农民的农业户口身份,将农民和城镇居民统一改称居民,消除身份区隔和歧视,进而逐步实现居民社会管理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取消农业户口不会影响附着在农业户口背后的集体土地承包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村集体经济分配权。
焦点二:能否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各种福利?
目前城乡居民医疗基本保险各地正在陆续并轨,未来全国居民有望享受平等的身份和待遇。而原有农业户口的“含金量”反而上涨了,农民变成了拥有土地的居民。在北京等特大城市,由于土地价值较高,农业户口因为潜在的土地拆迁收益蕴藏更多“含金量”。从农民到居民,不是简单改个名,还有教育、就业、医疗、养老这些基本公共服务差别的逐步消除。
焦点三:城乡居民“自由迁徙”会否导致城市人口聚集?
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限制,可能短期内会出现教育、医疗等资源紧张的情况。然而,无论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他们会考虑现实问题,有没有房子住,有没有工作做,基本生活有没有保障,而不会因为身份的改变一窝蜂地涌进城市。
此外,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也有区分。像北上深这样的大城市,虽然没有身份差异了,但对居住证进行积分制管理,存在准入门槛,不会造成新一轮大城市人口聚集;而一些中小城市门槛降低,短期内会吸引一些农民进城落户。
焦点四:户籍制度改革如何做好相关配套?
户籍制度的背后是与之挂钩的公共服务、社会资源等,而目前我国城乡、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相差较大。取消农业户口,也要防止一些地方跃进式发展,单纯‘逼农民进城上楼’。要考虑农村人在城市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教育培训、工作机会、社会帮扶等问题。只有相关的配套政策、体制机制健全了,城镇化、农民变市民过程才会进行得更顺畅。
行业研究人士指出如何既保障农民的利益,又能稳定推进城市化,让城市与乡村不成为利益上此消彼长天然的对抗体,而是合作共赢的利益相关方,仍然考验着所出台政策的科学性,及政策施展过程中的有效承载能力。
更多
农业政策请关注新思界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