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光伏是在太空中利用光伏电池板收集太阳能,并将产生的电力输回地球的技术。太空光伏是光伏领域新前沿,相比于地面光伏,太空光伏具有不受天气/地球自转影响、能源利用效率高、发电效率高等优势。
太空光伏的构想提出时间早,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但由于技术难度极高、资金需求巨大、项目周期极长等因素限制,太空光伏构想只停留在了理论层面,早期除美国外,全球几乎没有国家愿意或有能力推进。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29年太空光伏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经营指标深度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火箭技术是实现太空光伏的最核心技术,近几十年来,火箭技术的突破为太空光伏项目开展奠定了基础。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目前全球已经完成了2.3万多次轨道火箭发射任务,2024年完成轨道发射次数达259次,其中美国SpaceX的猎鹰9号是全球发射次数最多的火箭,约占全球发射总量的50%。
太空光伏升空问题逐渐解决,但太空光伏项目开展仍面临太空电站建设成本高、太空光伏材料研究不完善、地面难以实现准确/高效/长距离的电能接收等问题,其中地面电能接收问题是太空光伏技术需要突破的重中之重。
2024年12月,日本宇宙系统开发利用推进机构(JSS)联合多家机构和大学完成了太空光伏发电在距离地面5-7千米的高空进行微波传输的测试,测试显示,微波信号能够实现从高空向地面传输电能。这一结果为全球太空光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太空中太阳辐射异常强烈,传统光伏材料无法承受高强度辐射,因此太空光伏材料也是太空光伏项目开展的关键。砷化镓、磷化铟、锗等III-V族材料具有高性能和抗辐射性,有望成为太空光伏材料,我国相关企业包括云南锗业、乾照光电、陕西铟杰等。
随着相关技术突破,国内外均在加快太空光伏项目布局,其中美国处于领先地位,2023年1月,加州理工学院使用SpaceX猎鹰9号火箭成功发射了SSPD-1实验卫星。我国于2019年1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启动了逐日工程(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项目),2022年6月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此外日本、印度、英国等国家也在积极开展太空光伏项目建设,其中英国政府计划2035年实现太空光伏发电站建设。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太空光伏可为民用、卫星、空间武器、大型舰船、军事武器等提供稳定的能量供应,商业化应用前景广阔。目前美国、中国、欧洲等地区均在积极开展太空光伏项目建设,随着相关技术突破、项目持续推进,太空光伏产业有望成为未来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