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式波浪能发电,通过漂浮装置捕获波浪能,并将波浪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
波浪能,海洋能之一,是海浪运动产生的能量,其蕴藏量巨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我国波浪能主要集中在南部沿海地区,例如广东、海南、福建、浙江等省附近海域,理论波浪能储量7000万千瓦。波浪能利用方式多样,波浪能发电是重要方式之一,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多个波浪能发电项目。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30年中国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无需固定在海底达到提供支撑目的,其锚泊在海面上,可以突破水深限制,部署在深远海,海洋适应性优;与浅近海相比,深远海波浪能密度更高,漂浮式波浪能发电在波浪能开发方面优势显著,可以提升发电效率;漂浮式结构能够随波浪运动,降低波浪冲击力,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抗风暴能力强。
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主要包括半潜平台、发电系统、锚泊系统等。其中,半潜平台可以吸收波浪,提供抗台风自保护功能。漂浮式波浪能发电技术利用深远海波浪能资源进行发电,可以为远海岛礁长期稳定提供电力,替代传统柴油发电,具有绿色清洁、可持续发展优点,也可以支撑海水淡化、海水制氢等产业发展。
我国漂浮式波浪能发电技术开发与装置研制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2023年6月,“南鲲”号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在广东珠海投入试运行,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兆瓦级别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其面积超过3500平米,重量6000吨,总装机功率1MW,单机功率150kW,整体能量转换效率≥22%,日最大发电量2.4万度,可抵御12级台风。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波浪能发电技术研究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发展到2023年底,国内波浪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3100kW。一直以来,我国以及全球单个波浪能发电项目的装机容量小,均在千瓦级别。从我国来看,国内波浪能发电装置装机容量从10kW到500kW不等,最大的是分别是于2020年、2021年建成的“舟山”号、“长山”号,均为500kW装机容量。
“南鲲”号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在装机容量以及能量转换效率、抗风暴能力等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表明我国波浪能发电技术开发与装置研制能力进一步提升。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