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用膜属于高性能膜材料,是能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其病损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生物薄膜材料。生物医用膜具有吸附、消炎、抗菌、止痛、抗渗出、组织修复等作用,可用于骨科、腹腔等外科手术切口、创伤口及各种炎症伤口的治疗,除此之外,生物医用膜也可应用在体外人工膜肺、体外人工肾、血液透析等领域。
生物医用膜常与药液和人体直接接触,因此其需具备优异的生物安全性及化学稳定性,市场监管部门对生物医用膜的风险管控也更为严格。生物医用膜研发水平对医疗行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研发能力提升,生物医用膜种类逐渐丰富,应用领域日渐扩展,行业发展持续向好。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6年中国生物医用膜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从市场竞争来看,我国生物医用膜相关企业主要有山东泰邦、上海松力生物、北京邦塞、正海生物、冠昊生物、上海欣吉特、迈普医学等企业。
生物医用膜包括口腔修复膜、人工硬脑膜、血液透析膜等,根据是否能降解,生物医用膜可分为可降解生物医用膜和不可降解生物医用膜,可降解生物医用膜材料有壳聚糖、甲壳素、聚己内酯、聚乳酸等。随着环保监管日益严格,可降解生物医用膜市场发展潜力更大,同时伴随市场需求升级,生物医用膜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安全化、可降解化方向升级。
从口腔修复膜市场来看,口腔修复膜可与骨粉等骨修复材料合用,用于口腔手术后牙颌骨缺损的填充和修复,2020年,我国口腔修复膜市场规模已增长至13.4亿元。口腔修复膜在口腔医疗领域应用广泛,特别是种植牙领域,未来随着居民口腔卫生意识增强,以及种植牙集采工作推进,种植牙需求将不断释放,进而带动口腔修复膜市场需求增长,预计2026年,我国口腔修复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5.6亿元。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生物医用膜属于高性能膜材料,行业存在一定的资金、技术、资质壁垒。生物医用膜具有、消炎、抗菌、止痛、抗渗出等多种功能,其在医疗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提升,生物医用膜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与此同时,生物医用膜产品种类也不断丰富。总体来看,我国生物医用膜市场正不断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