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体内基因疗法时代已到来 全球布局企业不断增加

2022-08-15 17:58      责任编辑:王昭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体内基因疗法时代已到来 全球布局企业不断增加

  基因治疗是将外源的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弥补缺陷或异常基因引起的疾病,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根据基因导入人体方式不同,基因治疗可分为体外基因疗法、体内基因疗法,其中体内基因治疗是将外源基因(或基因编辑工具)通过适当的载体直接导入人体发挥治疗作用。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2027年体内基因疗法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基因疗法是目前全球各大药企重点布局方向,预计2026年,全球基因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340亿美元。作为基因治疗的一种方式,近年来,随着基因治疗市场发展,体内基因治疗市场布局企业不断增加,包括武汉纽福斯生物、上海天泽云泰、Spark Therapeutics(现已被诺华收购)、辉瑞、拜耳等。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体内基因治疗适应症日渐扩展,涉及到眼科疾病、罕见病、代谢疾病、肿瘤、血友病等。Spark Therapeutics的Luxturna是全球首个体内基因疗法,于2017年在美国上市,用于治疗由RPE65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IRD),如视网膜色素变性(RP)、Leber先天性黑蒙2型(LCA2)。

  目前体内基因疗法时代已然到来,随着技术进步,体内基因疗法递送方式也日渐丰富,包括腺相关病毒(AAV)递送、慢病毒递送、腺病毒(Ad)递送、脂质纳米颗粒(LNP)递送、病毒样粒子(VLP)递送等,其中腺相关病毒是一种25nm无包膜病毒,由60个病毒蛋白VP1、VP2、VP3拷贝组成,腺相关病毒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生物相容性、特异靶向性,是目前最流行的病毒载体。

  体内基因疗法与体外基因疗法在基因载体类型/设计、载体靶向性需求、产品类型、产品纯度/杂质控制水平、起始物料管理、质量风险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性,为规范和指导体内基因治疗产品的研发、生产与注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于2022年5月发布了《体内基因治疗产品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体内基因疗法适应症广泛,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体内基因疗法研发进程加快,布局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目前体内基因疗法时代已到来,相关技术进步、布局企业增加、递送方式多元化发展、生产/研发标准规范等因素将助推体内基因疗法市场进一步发展。

关键字: 体内基因疗法 递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