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小口径人工血管研发及制造难度大 国内尚无国产获批产品

2024-05-08 08:56      责任编辑:王昭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小口径人工血管研发及制造难度大 国内尚无国产获批产品

  根据口径不同,人工血管分为大口径(>10mm)、中口径(6mm-10mm)和小口径(<6mm)三大类,其中小口径人工血管是近年来国际研究热点。人工血管又称为人造血管,是一种用于替代或修复受损或缺陷血管的装置或材料。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2029年小口径人工血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在国际市场上,小口径人工血管相关企业有迈柯唯、日本泰尔茂、巴德医疗、美国戈尔等。小口径人工血管技术难度大,目前我国从事其研发的企业主要有杭州领博、武汉杨森、天津心衢、上海生纳、海迈医疗、深圳柔脉等。

  目前大口径、中口径人工血管为主流人工血管产品,临床应用广泛,相比之下,小口径人工血管临床应用渗透率较低。由于性能要求高、制造工艺复杂、研发周期长、长期通畅率低,小口径人工血管落地产品极少,尤其是国产小口径人工血管。

  小口径人工血管存在植入后易感染、内膜增生、血管再狭窄、长期通畅率低等问题,为克服以上问题,国内外已从材料选择、表面改性、构建及设计方法等方面展开大量研究,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在材料方面,小口径人工血管在研材料包括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聚氨酯(PU)、人类脱细胞组织工程材料等。

  在构建方法方面,小口径人工血管构建方法涉及到静电纺丝技术、3D打印技术、冷冻干燥技术、添加致孔剂、快速成型技术、快速成型技术、自组装技术、快速成型技术等,其中静电纺丝技术是构建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常用方法。

  在临床上,小口径人工血管可用于动静脉瘘建立、外周血管替换、心脏搭桥术等场景。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居民生活压力增大,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呈逐年增长态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小口径人工血管作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重要材料,市场需求空间广阔。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由于技术壁垒高,目前我国人工血管市场由国外企业垄断,人工血管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尤其是小口径人工血管。小口径人工血管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产品,未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深入应用,小口径人工血管上市产品将逐渐增加,临床应用将更加广泛。

关键字: 人工血管 小口径人工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