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芯片又称为碳水化合物微阵列、聚糖阵列、糖矩阵,是继蛋白芯片、基因芯片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芯片,工作原理是将具有确定结构的糖或糖复合物固定于特定载体上,根据待测样品与之杂交后的信号,分析糖介导的特异性结合作用及样品的结构特点。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30年中国糖芯片(糖矩阵)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糖芯片可用于活性糖的筛选、糖类药物开发、检测糖-蛋白质相互作用、糖的构效关系研究、糖类与蛋白结合特异性的分析、病毒亲和力测定等。相比于微孔板,糖芯片具有高通量、高精度、高效率、多指标检测等优点,近年来其逐渐成为糖生物学、糖组学领域的有力研究工具之一。
糖芯片的构建分为糖结构库的制备、糖的固定两大环节。糖结构库包括天然寡糖、合成寡糖、多糖、糖蛋白、糖脂等,其制备方法分为天然聚糖分离法、化学合成法、化学酶合成法等。糖有效固定在载体表面是制备糖芯片的前提,目前糖固定方法分为非共价固定法、共价固定法两大类。糖芯片制备过程复杂、成本较高,目前全球相关供应商包括美国RayBiotech、日本住友电木、科瑞芯生物等。
随着从事糖组学研究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卡罗琳.贝尔托西博士获得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全球糖组学发展进入快车道。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30年中国糖组学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糖组学相关市场规模达近600亿元,预计2030年市场将增长至千亿级别。糖芯片作为糖组学研究工具之一,市场发展潜力也将不断释放。
糖组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新兴领域,目前全球糖组学市场已吸引赛默飞世尔、Bio-Rad、先思达生物、日本大阪国际癌中心研究所、汕头大学医学院等多家企业和机构布局。先思达生物是国内糖组学领域领先企业,其自主研发的“寡糖链检测试剂盒(荧光毛细管电泳法)”是全球首款基于糖组技术的肿瘤辅助诊断IVD产品,2025年1月2日,先思达生物完成C轮融资。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作为生物芯片之一,糖芯片具有灵敏度高、精度高、通量高等特点,在医学、食品、农业、环境等领域均具有应用潜力。近年来,全球糖组学科研进展迅速,市场发展进入快车道,糖芯片作为糖组学领域研究有力工具,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