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生物增材制造(生物3D打印)可推动医学技术进步 我国布局企业正在增多

2025-04-03 17:39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生物增材制造(生物3D打印)可推动医学技术进步 我国布局企业正在增多

  生物增材制造,也称生物3D打印,是将细胞、蛋白质、生物材料等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在体外逐层堆积制造出具有生物功能三维结构的方法。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生物增材制造(生物3D打印)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生物增材制造可以用来打印组织器官模型、血管支架、骨骼、皮肤、血管、类器官等,用于科研、教育、手术规划、疾病治疗、药物筛选等领域,为生物医疗技术发展提供新动力。在模型打印方面,生物增材制造可以精确打印组织器官模型,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医学教育、手术实施计划设计等领域。
 
  在疾病治疗方面,生物增材制造可以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定制生物材料,制造生物相容性更优、结构尺寸更为精确的植入物。在组织器官打印方面,生物增材制造可以精确控制生物材料的分布与形态,制造出具有特定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生物组织、器官,为器官移植提供新解决方案。
 
  在药物筛选方面,生物增材制造可以打印人体组织器官的三维模型,用来测试药物的效果及副作用。例如,器官芯片可以模拟人体器官功能,在疾病研究、新药研发与测试方面应用价值大,能够减少动物实验需求,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因此器官芯片增材制造发展潜力大。
 
  生物增材制造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能够推动医学技术进步,我国政府对行业发展极为重视。2024年8月,工信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将载细胞极软生物材料增材制造、精细多细胞结构组织器官芯片的增材制造列入。
 
  我国生物增材制造相关研究成果多。例如,芙蓉实验室、湘雅口腔医院团队以“增材制造个性化、半渗透、可降解高分子/金属复合引导骨头再生膜”为题在《Materials Today》上发表论文;重庆大学科学家以“整合3D生物打印和类器官,更好地重现组织工程中细胞微环境的复杂性”为题在《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上发表论文。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从生物增材制造产业化发展来看,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涉及生物3D打印机、生物墨水、医疗器械等方面,在国内率先利用生物增材制造技术开发出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我国其他生物增材制造相关企业还有杭州捷诺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迈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诺普再生医学有限公司等。
 
关键字: 生物增材制造 生物3D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