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医疗迎来暖风之时,国内互联网医疗迎来第一股,移动医疗公司就医160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了!截至2016年1月,就医160接入的医院数量超过6000家,医生超44万,注册用户达7000万,服务人次超2亿。就挂号业务而言,通过与微信、百度、阿里的强强合作以及自身流量获取的强大能力,就医160已经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
据了解,就医160用户规模目前呈400%年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月新增用户超500万。自2012年天使融资至2015年B轮融资以来,公司已增值21.2倍。那么,与普通的医疗互联网烧钱模式不同,就医160的盈利模式是如何来的呢?
实际上,无论是互联网医疗企业,还是其他类型的互联网公司,如何将流量变现,取得相应的商业价值,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弯。
就目前来看,互联网医疗企业的盈利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广告或者导流的方式实现流量的变现,其服务对象多半是医疗企业、药企、保险公司等行业上下游企业。这种方式在PC端时代变现能力很强,但是在移动端上,由于广告展示方式尚不成熟,潜在的转换率过低,导致广告主的投放热情大大降低。
第二类是综合性的变现方式,即通过提供挂号、导诊、支付等医疗全流程服务,在部分服务环节收取佣金或者与合作方进行收入分成。较之第一种方式,这种综合性的方式更具行业内生性,互联网医疗企业提供的全流程服务能够给链条上的各环节创造更高的价值。
而就医160目前采用的主要是第二类盈利模式。针对B端,通过与药企、高端医疗机构、保险公司合作,实现收入分成、佣金结算,例如通过就医160预约到香港打HPV疫苗,费用是2200港币/次,如直接去香港则需2700港币/次,同时就医160还可获得佣金。C端则针对患者推出增值服务包,例如整合健康管理公司、可穿戴设备厂商,联合推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给患者提供院外的增值服务,如提供血压计、血糖仪,帮助患者管理慢性病,按月收费,与厂商分成。
可以看出,就医160盈利模式是从其平台开放战略衍生而来,核心盈利点不是简单直接的流量分发,而是联合平台合作伙伴,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创造更多价值。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该模式与普遍烧钱的互联网医疗行业模式不同,将来或将被复制到其他企业或者其他行业。据预测,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230亿美元,中国则有望达到25亿美元。在互联网医疗行业,只有平台化、生态化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这样的巨
无霸企业。
据了解,就医160希望在开放平台的基础之上,打造一个包含海外医疗、保险机构、医药厂商、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医疗体验、硬件厂商等元素的新型“医疗互联网+”生态系统。
去年,就医160分别与BAT、新浪、360、搜狗等大流量平台在搜索、挂号、咨询、加号、医疗健康档案、私人医生等方面展开了深度合作。目前,康美药业、中国平安等大型机构已与就医160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希望与就医160一道搭建“医疗互联网+”的庞大生态。
此外,就医160还与深圳博爱集团、慈铭体检、康美药业、民安保险、复兴等多家异业品牌在品牌宣传、体验服务、预约挂号、保险产品、高端健康管理等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更多
市场分析请关注新思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