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互联网药品情况,数据显示,截止上个月末,共获批460张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其中获批C证数量有342张,占比74%。
据了解,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证包括三类,A类、B类、C类,根据服务内容的不同,药监局办法相应的证件。A证主要是针对互联网药品交易第三方交易平台,有天猫、京东等。B证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C证是企业针对消费者的交易平台。
互联网药品在我国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随着行业标准和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互联网药品交易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据统计,互联网A证目前有19张,B证有99张,C证有342张,可以看出,互联网药品交易最主要的还是出现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
据某交易平台数据显示,目前该交易凭条拥有提供非处方药/医疗器械/计生用品企业数量达287家,其中非处方药有205家,占了大多数。在这205家卖家中,60%的卖家军师针对消费者的C证卖家。据资深
行业研究人员介绍,网上药店获利能力强,月营业额达100万元的药店就有30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交易为消费者提供了很多便利,另一面,看病难、看病贵仍然困扰着广大消费者,在面对医院就诊受阻的情况下,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获取自己所需药品,同时在我国“互联网+”战略推动下,互联网药品将会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互联网药品交易发展有一个相对较好的发展趋势,但是互联网药品被广大消费者认可仍是一个问题,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对互联网药店以及药店产品进行严格的监管,为消费者网上购药解决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