铌是一种银灰色、质地较软的稀有金属。凭借熔点高、耐腐蚀、超导性、耐磨等优势,铌已被广泛应用在航天航空、超导材料、原子能、核能、医疗、钢铁等领域。铌主要用途是钢添加剂,用于提高钢强度、韧性等性能,近年来,伴随下游产业快速发展,铌市场需求不断释放,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含铌钢生产国家,据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透露信息,2022年我国铌钢产量达9500万吨。随着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含铌钢产品种类日渐丰富,包括含铌钢覆盖板、含铌钢管、含铌钢带等。
全球范围内,铌资源分布较集中,根据USGS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已探明铌资源储量达1700万吨以上,其中巴西储量达1600万吨,位居第一,第二名为加拿大,储量160万吨,第三名美国,储量为21万吨。凭借丰富的铌矿资源,巴西成为全球最大的铌生产国,而我国钢铁产量庞大,是全球最大的铌消费国。
我国铌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江西、湖北等地区,其中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是国内最大的铌矿富集带。我国铌矿类型主要包括白云鄂博型铁-铌-稀土矿床、花岗伟晶岩型矿床、碱性岩-碳酸岩型矿床、花岗岩及碱性花岗岩型等。整体来看,我国铌资源稀缺,可采储量低,且铌矿品位低、采选冶炼难度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7年铌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铌生产企业主要包括巴西CBMM公司、加拿大尼奥贝克公司、英美资源、洛阳钼业等,其中巴西CBMM公司是全球第一大铌产品生产商,在技术、规模等方面处于领先水平。
由于产量不足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长期以来,我国铌严重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保持在99%左右。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进口铌及相关金属折合铌金属约42312吨。我国铌产业链布局较完善,资源稀缺是限制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铌市场需求不断释放背景下,掌握铌矿开采力、技术先进的企业更具竞争优势。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全球铌资源丰富,但供给集中度高,巴西是全球第一大生产国。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庞大,铌消费量位居全球首位,由于供需不匹配,长期以来,我国铌严重依赖进口。为降低“卡脖子”风险,我国需进一步提高铌科学研究及技术应用水平,实现铌资源综合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