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素有“工业黄金”之称,用途非常广泛,从手机到电脑、从混合动力车到巡航导弹,几乎所有现代化设备都使用稀土元素,是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但长期以来由于非法开采生产比较严重,大量“黑稀土”导致市场价格持续低迷,行业集中度低,整体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据悉,《稀有金属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管理条例》)有望近期出台。《管理条例》包括稀土总量控制以及开采、冶炼和流通等环节的一系列管理办法,对稀土产业综合管控有望进一步加强。
在监管体系完善的同时,地方产业政策也在加码助力。近日,包头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稀土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提出打造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稀土原材料、新材料及应用产品生产基地。该政策确定了一系列财政及综合支持政策,包括保障稀土原料供给,给予稀土原料采购优惠和新材料奖励,企业可享受电价、税收方面的优惠,并获得创新补贴。设立包头市稀土产业发展基金和稀土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争取设立稀土综合保税区。
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在此前的第六届中国稀土市场研讨会上表示,“未来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几乎每一个产业都要用到稀土,而且这种需求往往是不可替代的,即使替代以后也会带来牺牲环境、性能等负面效应。”
不断出台政策推进稀土行业整合,工信部要求2015年底前6家稀土大集团整合完成全国所有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目前,6大稀土集团主导市场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国23家稀土矿山中的22家、59家冶炼分离企业中的54家进入集团,彻底扭转了稀土行业长期“多小散”的局面。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政策的推动下,稀土的战略价值进一步凸显。2016年在国家大力打击稀土违法违规行为时,随着《管理条例》的发布,将对稀土总量控制在国家级别形成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力度,提高行业集中度。
此外,一旦《管理条例》落地推进,其法律约束力度加强,对非法开采的管控将更为严格。但目前的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由国土资源部和工信部每年分批下达。对正规市场的严控也可能导致六大稀土集团的部分产能闲置,产能利用率降低。
行业研究机构预计,2016年市场总需求在15.2万吨左右,其中北方矿需求12.5万吨左右,南方矿需求为2.7万吨左右,市场仍存供应缺口。这种情况给黑色产业链留下了空间。困扰行业已久的“黑稀土”问题短时间内很难未斩草除根。
新思界为您提供关于
《2015年稀有稀土金属行业投资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