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投资 > 美洲 > 风向标 >

关闭北研中心:雅虎的残局 外企的撤离

2015-03-21 11:26      责任编辑:李琳    来源:未知    点击:
分享到:

       

        3月18日,刚刚迈入20岁的大型互联网公司雅虎做出了关闭雅虎北京全球研发中心的决定。在全球科技巨头纷纷撤离中国的大背景下,雅虎在中国的曲折实践后留下战败的残局。
 
        雅虎是经叱咤一时的门户巨头,几年每每出现在公众视野似乎都离不开“关停服务”、“退出区域市场”、“大幅裁员”等话题。那么,雅虎究竟是如何衰落的?
 
雅虎衰落源于错失产业机遇

        雅虎起步于门户,但在搜索兴起时反应迟钝,给了Google后来居上的机会。虽然在2003年雅虎及时弥补,通过收购Inktomi成为了Google在搜索领域的重要竞争对手。但老二的春天十分遥远,搜索并没有成为雅虎的新支柱。
 
        错过搜索市场老大之后,雅虎在电商、视频、社交网络、游戏、微博等兴起的时代也鲜有建树,导致其地位日益边缘化。
 
外企为何纷纷撤离

        像雅虎一样,搜索老大Google也在几年前因为水土不服而悲愤离去。此外,Adobe、微策略、红点、Zynga、诺基亚、思科、Compuware等国际高科技企业几年也都纷纷撤华。
 
        首先,中国的人力成本在上升,中国工程师已不再具有低成本的优势。Zynga离开中国进驻印度就是因为那里的人力成本仅为中国的一半,这和制造业撤离中国如出一辙。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出于成本考虑放弃在华办厂、研发或投资。
 
        其次,外企的文化在中国水土不服。在中国企业要与政府管理部门频繁打交道,做事处处讲人情、谈资源、攀关系,这些都不是外企的风格,也不是其强项。当年Google一怒而去便是最好的例证,Facebook、YouTube、Twitter等产品更是一直被挡在墙外。雅虎中国早期的进展缓慢、亚马逊今日的不温不火、Ebay败走,都与他们的外企文化特性有关。
 
        再次,外企不习惯中国式竞争。中国的网民多,互联网企业也多。竞争中不仅需要好技术好产品,还需要熟谙市场环境,掌握竞争策略,在运营中与对手拼杀。Ebay当年败给淘宝,就输在本地化不够好、策略失误之上。
 
        最后,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产业的变迁,外企的技术和产品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中国互联网已经走在了美国前面,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外企还应该多向国内企业学习。
 
        虽然,未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巨头公司撤离中国,但这也意味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强盛,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路上,我们也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巨头会像阿里巴巴那样走向国际市场的舞台大放异彩。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