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金属7月23日宣布已启动钕-铁-硼(Nd-Fe-B)类烧结磁铁(以下简称为“稀土磁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加工碎屑(废料)的回收再利用业务。
日立金属于2014年开发出了稀土和铁的回收率高于以往方法的“碳热还原法”。该公司经过反复研究确认,在量产规模下,该方法的稀土回收率高于通常方法。立金属开发的碳热还原法是一种减少了酸及碱的使用量的回收再利用方法。利用的原理是,在碳源存在的状态下加热氧化物会发生还原反应。
对水和加工碎屑组成的废料做沉淀处理使其浓缩,然后把在炉内加热氧化得到的“烧结废料”当作铁矿石,将其与碳一起加热,就可把稀土作为熔渣(浮于废料表面的物质)回收。由于此时不使用酸进行提取,而是在提取硼时使用酸,所以减少了酸的使用量。这种方法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提取稀土元素所需的时间比过去的湿法短,回收率高。剩余的铁渣(氧化铁)将被制成可以再利用的生铁。
因为废料中含有稀土,因此日本企业以前都是将其作为再生用资源出口,或是委托日本的回收再利用工厂,对稀土进行回收。但过去采用“湿法”回收,也即使废料氧化、达到铁难以再溶于酸的状态后,只提取易溶于酸的稀土。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回收物中铁的含量,但氧化铁如果不溶出,稀土与酸的接触面积就会减少,导致稀土回收率下降。而且在排放提取使用的酸时,还要加碱中和,因此必须大量使用酸和碱。
在稀土的分离过程中,还会产生废弃物氧化铁,排放出含有有害物质硼的废液。在回收稀土之后的剩余废料中,尽管10吨固体废料中的含铁量高达约7吨,也要作为工业废弃物进行填埋处理。
目前,烧结稀土磁铁最大的生产国是中国,占全球份额的八成。欧洲只有德国真空熔炼公司这一家烧结稀土磁铁企业。日本有日立金属、TDK和信越化工三家稀土磁铁企业。美国钼公司在日本设有合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