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娱乐 > 影天下 >

《叶问3》票房造假被重罚 监管机制需完善

2016-03-19 18:25      责任编辑:杨悠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叶问3》票房造假被重罚 监管机制需完善
 
        近段时期备受关注的热门影视《叶问3》票房造假的事件终于水落石出。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针对影片《叶问3》上映后媒体曝光的票房不实问题,电影局分别约谈了该片发行方及相关机构,并通过全国电影票务综合管理系统和有关省级电影主管部门对存疑场次进行了核查。
 
        经查,该片存在非正常时间虚假排场的现象,查实的场次有7600余场、涉及票房3200万元。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决定,对经查实的3200万元的虚假票房不予认可,不计入全国电影票房统计数据。同时,该片总票房中含有部分自购票房,发行方认可的金额为5600万元。 
 
        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下达处理意见:《叶问3》发行方大银幕公司暂停发行业务一个月,全国73家涉事影院将被通报批评,三家电商也被严重警告。
 
        对于此次处理意见,业内人士对官方维持市场秩序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赞扬。但是如何杜绝这类事件的再次出现仍然需要完善相关的监管机制和法律。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票房总额440.69亿元,同比增长48.7%。此前刚刚过去的2016春节档再次书写中国电影票房神话,《美人鱼》票房已经突破30亿。但是在电影产业热闹的背后,市场乱象频生。根据业内人士透露,此前几年,中国电影票房至少有10%被“偷走”。影片票房造假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对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针对电影市场的种种不规范行为,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进行监管,但是市场中不规范行为仍然时有发生,中国电影行业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监管机制和法律。
 
        目前,中国现有的电影法律主要包括行政法规、部门章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在近几年电影产业快速发展的现状下,电影法律显得相对滞后,在许多问题上没有相应的管理规范。中国电影市场目前急需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完善的配套法律机制以确保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报告:《2015-2017年中国电影行业全面市场调研及投资分析报告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