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创业的风口,先起了一批微信大号,短视频紧追,群V逐鹿。一时间,MCN的创业热潮汹涌澎湃。据了解,2016年,微博合作的MCN数量只有150家,2017年Q1已经增长到了480家。
以2016年9月头条宣布all in短视频、10亿补贴内容生产者为开端,到2017年4月新土豆宣布全面转型为PUGC短视频平台、20亿“大鱼计划”鼓励内容生产,各内容平台上的短视频内容迅速丰富;淘宝、京东、大众点评等非传统内容平台的“短视频化”也正在进行,短视频模块的接口已经被预留。然而,作为“新时代文本”的短视频媒介属性也日益突出,“变现难”却成为当下痛点。
短视频的痛点
1、微博、美拍等平台对优质短视频内容的需求量极大,各类扶植补贴策略大力推行,但作为平台方却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团队去寻找优质的创业者和优质内容,即便找到了也不能帮助短视频创作者系统、长线的成长。
2、野蛮生长过后的短视频行业已进入下半场,除却极少数的头部账号,腰部的内容创作正面临艰难而痛苦的洗牌时期,如何包装打造、如何做垂直化、亟需专业化的运营与服务来支撑。
3、“短视频+”的时代,短视频可以跟任何行业结合起来。但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无论是平台还是创作者,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于是,旨在实现内容团队“抱团生长”、提升变现效率的MCN,取代了抗风险能力弱、生产无法稳定持续的PGC团队,成为平台与资本的新宠儿。
何为MCN
在行业的迅速变化期,MCN(multi content network)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与界定。业界普遍认为,“有能力和资源帮助内容生产者的公司”都可被称为MCN。具体来说,MCN一般都会根据自身对市场以及品牌合作方的了解,深度介入CP的内容生产与投放,帮助其内容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
从平台的角度来看,MCN则被视为“平台-CP”二级结构瓦解之后的直接合作伙伴与新的变现手段,平台向其分配合适的流量与对应的人群。
2017年5月,微博正式发布垂直MCN合作计划,接入各个垂直领域MCN机构,宣布将通过资源和政策倾斜的方式,帮助垂直机构建设旗下优质帐号矩阵,加快机构发展速度。
MCN的变现通路
1、平台分成。依赖于微博、美拍等平台,每一家都会有自己的扶持政策,都是希望能够给创作者更多的流量扶持以得到更高的分成,让内容生态变得更加持续,不少MCN公司旗下的一些账号依靠平台分成就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2、广告变现。与平台分成不同的是,平台分成基于流量,而广告变现需要品牌认可,这就需要更精良的内容制作。一个强有力的内容策划生产团队就显得尤为重要。
3、电商变现。在MCN所有的变现渠道中,电商无疑是最有想象空间的,在这个变现通路上,中国甚至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强大的电商快递网络之下,网传各类网红的网店动辄销售量过亿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4、内容付费。与电商类似,内容付费其实也是消耗用户对的信任,但内容付费这块用户会更加垂直,更加精准。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MCN存在的基础始终是繁荣中的短视频生态,而在短视频真正成为“基础架构”和“新一代文本”的过程中,寄望于系统化解决其分发、运营与变现问题的MCN,也将在生态的变化中不断调整与适应自己的位置。
更多详情就在
《2017年中国短视频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