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互动 > 专栏 >

外滩踩踏事故:为何喜剧瞬间转悲剧?

2015-03-19 12:28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未知    点击:
分享到:

        2014年12月31日晚,距2015年新年钟声敲响还有25分钟,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了群众拥挤踩踏事故。截至目前,已造成36人遇难47人受伤。原本跨年的欢乐钟声,却成了为遇难者报丧的哀鸣。原来喜庆的跨年活动,为什么会发生踩踏悲剧?
        初步看来,人流的对冲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官方目前尚未最终定论事故原因,但随着各方媒体不断披露信息,事故发生的原因也初步显现。12月31日晚,上海各大地标如往年一样举行相关跨年迎新活动。其中,作为上海跨年迎新重头戏“跨年灯光秀”的举办地,大约是因为事先出于安全的考虑,由过去三年来的外滩移至外滩源,并凭票入场。外滩无任何灯光秀和倒计时活动,但大多数不知情况的游客仍依旧聚集于外滩周边,观景平台最为拥挤。
        23时30分许,所谓的“灯光秀”即将开始,部分人想要上到观景平台,部分人想下观景平台,人流产生对冲。第一次踩踏的事发地点为陈毅广场通往外滩观景平台的阶梯上,23时34分,阶梯最低处忽然有人被挤倒,更多的人被层层涌来的人浪压倒,形势开始失控。混乱引发了踩踏,紧接着,由于人流量大、秩序混乱、在台阶不远处的中山东一路、南京东路丁字路口,发生了第二次踩踏。


第一次踩踏事发地点A为陈毅广场通往外滩观景平台的阶梯,第二次事发
地点B是一个丁字路口,皆易形成人流对冲
        杜绝惨剧再度发生,政府责无旁贷,个人自救能力亦不可缺少
        在踩踏事故发生现场,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医护人员无法及时抵达现场,互救也几乎不可能。不被踩踏的最有效办法就是避免踩踏事故发生,从这方面来说,政府责无旁贷。
        踩踏事件悲剧的发生,有复杂的管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也与个人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自救措施和急救能力密切相关。
        在灾难无可避免发生的时候,要提高灾难发生时的自救能力,除了提高对于灾难的防患意识和接受必不可少的公共安全教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应当时时刻刻有训练公共秩序的意识。毕竟人多是发生踩踏事件的基本原因,人群聚集的地方如果能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也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此外,掌握一些发生踩踏事件时的救命姿势也是十分必要的。
        除此自外,尽量少凑热闹也是减少个人发生意外和灾难概率的有效方法。毕竟,人多的地方是非多。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