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指导意见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
总体规划目标,即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
另外,为实现以上目标,指导意见还部署了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多渠道农村产业融合服务、健全农村产业融合推进机制等重点工作。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指导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通过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鼓励对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等进行物联网改造。通过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进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手段,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通过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
除此之外,指导意见还指出,通过鼓励在大城市郊区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等高科技农业,提高本地鲜活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租赁业务,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表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目前推动农村发展的方向,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还能就地发展一条龙的农业生产产业链,最后一服务业的发展收尾,这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农村的作用,并大大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加快了财富末端的农民走上致富道路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