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5文化金融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由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中华文化促进会、新华通讯社上海分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等机构联合主办。本届论坛聚焦“国家战略下的文化发展”,探讨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如何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如何借助“互联网+”推动文化产业的变革、融合与升级等话题,深入剖析了文化产业、文化金融的现状及前景。
过去10年间文化产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占GDP比重去年底已经达到了3.76。但是,受整体经济增速影响,文化产业的增速也在放缓,由2005年的26%增速下降为现在的12%。按照这样的趋势,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形势将会更加严峻。
另外,从2005年到2014年,尽管我国的出口数量在增加,但其中核心文化产品的数量却在减少。一些文化企业盲目在规模和数量上做文章,追求表面繁荣。去年,年产16万分钟动漫真正能走到世界上的不到1%,年产近900部电影只有100部上了院线。
除此之外,尽管文化扶持政策这些年出了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没有落地,3年,将近100多个文化产业政策连10%的落地率都没有。而去年一年出台的43个和文化产业相关的文件,也是大部分被束之高阁。
下一个10年,文化产业的单独体将越来越少,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体育休闲养生产业、文化金融业等却会快速发展。未来几年内,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向就是互联网+带来的新空间,数字文化产业将是核心,原来的一些文化业态将被淘汰或洗牌。
美国《财富》杂志去年公布的数字显示2015年世界五百强最后一名的营收额为217亿美元,预计到2017年腾讯将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随着这种趋势,还会有更多的中国文化企业、娱乐媒体、创意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这批互联网传媒集团的介入,将大胆变革原先的文化生产模式,科技推动洗牌,目前的科学技术正对文化产业进行深度催化,人机互动、互联互通、资金和资源积聚能力、信息挖掘与整合能力等都大大提高。未来的手势识别技术、3D打印技术、虚构建模、增强现实技术、可穿戴技术等,每一个都可能引爆投资热点。
行业分析师表示,未来10年,文化产业要发展,国家就一定要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上,在供给端和消费端两端同时发力,重点推动融合式发展;同时,也要推动文化产业向纵深产业链发展,不断拓展其辐射范围,缓解文化建设东高西低等鸿沟;另外,更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科技的力量,全面升级文化产业。
更多
总体规划请关注新思界综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