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青岛西海岸新区——
海洋强国和改革开放战略部署
青岛西海岸新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西岸,包括青岛市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其中陆域面积约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 2014年6月10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范围包括青岛市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经济总量紧排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位列第三。
青岛西海岸新区区位条件、科技人才、海洋资源、产业基础、政策环境等综合优势明显,具备推进陆海统筹、城乡一体、军民融合发展的独特条件。要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服务于青岛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的发展定位,把建设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举措,为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发挥积极作用。
青岛西海岸新区位于京津冀都市圈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紧密联系的中间地带,是沿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亚欧大陆桥东部重要端点,具有辐射内陆、连通南北、面向太平洋的战略区位优势,海洋科技优势突出,港口航运实力雄厚,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军民融合特色鲜明,积极推进青岛西海岸新区高水平建设,对引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创新发展、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和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青岛海洋科技实力雄厚,拥有985工程院校中国海洋大学和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及20多个国家级科研院所,海洋科技人才数量占全国的50%。新区着力构建 “一核、两港、五区”总体发展格局:
一核:中央商务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以高端商务、科技创智、会展旅游为主导,打造东北亚国际金融、航运与数据中心,建设创新高效、低碳生态的智慧新城。
两港:前湾港和董家口港,使新区实现“港口裂变、产业聚变”。前湾港以国际集装箱中转为主业;董家口港以国家能源资源储备、大宗货物交易为特色,形成两港联动、梯次升级之势。
五区:国家级前湾保税港区,海关监管区面积11.74平方公里,拓展区(王台拓展区以及董家口拓展区)面积53平方公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478平方公里,着眼蓝色、高端、新兴,引领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海洋经济转型发展,建有中德生态园、中日、中韩创新产业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国际生态智慧城,全方位打造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新区中心区,规划面积501平方公里,整合两处省级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规划建设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灵山湾旅游度假区,陆海统筹打造蓝色新城;董家口经济区,规划面积284平方公里,港区设计泊位112个、年吞吐能力3.7亿吨,规划了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区、中国北方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以此打造现代化新港城;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面积833平方公里,以新型城镇化为驱动,突出蓝莓、茶叶、食用菌等高效、生态、特色农业,建设极富魅力的现代农业功能区。
新区制定了一整套产业转型发展的方向和路径,重点提升发展航运物流、石油化工、家电电子、船舶海工、汽车制造、机械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集群,优先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游艇邮轮、通用航空、涉海金融四大产业,培育壮大影视文化、旅游度假、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产业,探索发展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三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