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综研 > 规划 > 区域城市 >

济南告别“拉链马路” 将新建地下管廊

2015-10-14 17:13      责任编辑:霍媛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济南告别“拉链马路”  将新建地下管廊

  今年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全国要大力推动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
 
  济南作为较早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城市之一,目前已完成4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并投用,其中于2013年完工的二环西路地下综合管廊还成为全国首个综合管廊教学观摩和实习基地。截至目前,济南市已累计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5.35公里,建设综合管廊信息系统2个,总投资7.16亿元。
 
  山东省住建厅近日表示:济南还将新建经十东路、港西路、飞跃大道和工业北路四条地下综合管廊,总长49公里。其中工业北路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长的综合管廊,并且到2020年之前,全省地下综合管廊要达到800公里以上。
 
  对于即将建设的四处综合管廊,按照规划,工业北路将结合北园高架桥的东延而率先展开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建设范围西起电建路向东至东绕城,全长为22公里,除工业北路外,西起二环东路向东一直至港西路的经十东路也将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按照规划该综合管廊长为14公里,建成后将成为济南第二长的综合管廊。另外飞跃大道和港西路的长度则分别为8公里和6公里。

  对于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成本,综合管廊初期建设费用约5700万元/公里,而直埋管线初期建设费用约2680万元/公里。不过,地下综合管廊的成本虽然巨大,但其效益确实是非常明显的。其使用周期长,所以,从长期来看,地下综合管廊的成本要比直埋管道的成本还要低,每公里综合管廊寿命期内可以节约投资约2960万元。
 
  尽管目前宏观层面虽已出台推进综合管廊建设的相关规范,但微观层面政策、专项规划、技术规范等仍不完善。为此,济南启动了《城市地下管廊使用管理办法》 及其收费标准、实施细则等地下空间利用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订工作,并成立了济南市政公用资产管理运营有限公司,负责全市综合管廊的统一管理。
 
  目前综合管廊内主要安置热力、给水、排水、弱电、电力等数种管道,而对这些管道的检测和管理,则通过引入综合管廊智能化监控系统,利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实时采集综合管廊内的供水、供热等管线指标,进行实时检测,并快速发现管线的异常情况,避免供水、供热管爆管、电缆发热起火等事件的发生。

  济南作为老牌大型城市,其发展较早,现有的城市管道道路规划早已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便捷需求。地下管廊的建设将为济南节省大面积的地面空间,有助于济南的整体城市规划的优化,地下管廊建设的完成也将标志着济南摆脱“拉链马路”的困境。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