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9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据了解,《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总体规划》即将发布。这个总体规划与传统的区域综合交通规划不同,它更侧重战略性顶层设计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未来发展战略设想、思路路径、目标和主要任务。
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今年7月10日,京蓟城际铁路正式开通,北京到蓟县全程59分钟。这是目前全国第一条由县域始发直达首都北京的城际快速列车,结束了北京至天津蓟县没有轨道交通的历史。
9月20日,京津城际铁路天津站至于家堡站正式开通。由此北京至天津滨海新区形成了1小时快速通道。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铁路方面,京津城际延伸线、津保铁路、京沈客专等铁路项目建设和京张铁路、北京至霸州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京滨城际、京唐城际铁路有望年底开工建设。
根据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修编环评公示
报告书,至2020年,京津冀三地还将建成京唐、京霸等8条城际铁路,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建设正快速推进。届时,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将形成“0.5至1小时”通勤圈。到2050年,京津冀城际铁路网内的铁路数量将达到27条之多,构成“四纵四横一环”的新格局。
完善便捷路网的京津冀
目前,交通运输部与三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就地方性法规、规章进行了对接,形成了推进地方性法规协同的工作方案。
公路方面,京台高速北京段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京秦高速、首都地区环线通州至大兴段等项目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
沿海港口方面,黄骅港散货港区矿石码头一期已经建成投产,天津港东疆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等项目力争年底前开工;加快推进内陆无水港建设,增强对沿海港口的货物组织和集散能力。
助推航空一体化的京津冀
按照京津冀交通规划设想,在机场建设方面,打造国际一流的航空枢纽。按照机场功能定位,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世界级航空机场群。加快北京新机场建设,增强天津滨海机场区域枢纽作用,充分发挥石家庄正定机场比较优势。
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协调机制
京津冀地区包括两个直辖市和一个省,国有经济占的比重较大,行政力量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较突出,行政壁垒也相对较高。所以在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中,要着力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站在三地乃至全国的角度,统筹优化配置三地交通运输资源。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短板表现在其行政色彩较浓厚。打破行政壁垒是京津冀发展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认为,要让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