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综研 > 规划 > 区域城市 >

扬州未来打造“两廊三轴五区”城市新格局

2015-11-11 18:23      责任编辑:霍媛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扬州未来打造“两廊三轴五区”城市新格局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消息: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批准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原则同意《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该规划为扬州市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也是首次由国务院批准的总规。
 
  扬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此次规划明确扬州的城市发展方向为“东西聚合、南拓北优”,还明确了“一带一轴”的市域城镇体系,“一带”为沿江城镇带,“一轴”为淮江城镇发展轴。
 
  规划还明确了扬州的空间结构形态,是以文昌路公共中心轴、瘦西湖-古城-古运河文化轴、江都南北发展轴为纽带联系各个分区,构成“两廊三轴五区”的整体空间,形成绿水楔入、有机分隔的组团式城市形态。
 
  “两廊”
 
  江淮生态廊道:以廖家沟及芒稻河、高水河、金湾河、太平河、凤凰河、壁虎河、京杭大运河等淮河归江水系及其滨水防护绿地构成城市东部地区南北方向重要生态廊道。
 
  仪扬河-夹江生态廊道:以仪扬河、夹江及其滨水防护绿地构成城市南部东西方向重要生态廊道,将南部和东南两个以工业为主的分区与中部、西部、东部三个综合分区有机隔离。
 
  “三轴”
 
  文昌路公共中心轴:西至扬溧高速,东至京沪高速,总长约27公里,联系了市级商务行政中心、休闲旅游核心区、东西城市副中心以及东西交通枢纽,是城市公共设施集聚廊带,也是东、中、西三个综合分区间的主要客运联系通道。
 
  瘦西湖-古城-古运河文化轴:北起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南至瓜洲,是联系“两古一湖”扬州重要历史文化遗存的轴线,是城市重要的景观轴线。
 
  江都南北发展轴:以新都路和龙川路形成江都联系主城与沿江开发区的南北发展轴,连接江都老城、东部副中心、滨江新城中心和大桥片区中心。
 
  “五区”
 
  中部分区:东至廖家沟、南至夹江—吴州路一线、西至扬子江路—槐泗河一线,北至扬溧高速公路,区域面积157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综合功能区,是城市商务行政中心和休闲娱乐中心所在地,“两古一湖”休闲旅游核心区域。
 
  西部分区:东至扬子江路、北达槐泗河一线、南至吴州路、西至扬溧高速公路,区域面积81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综合功能区,科研教育与商务会展业重点发展区域,西部客运枢纽所在地。
 
  东部分区:东至京沪高速及南延线、南至夹江、西至廖家沟、北至扬溧高速,区域面积165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综合功能区,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所在地,衔接“两古一湖”传统旅游区与邵伯湖生态旅游区的重要节点。
 
  南部分区:东至夹江、南至长江、西至扬溧高速公路、北至吴州路一线,区域面积100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高新技术产业区,适度发展旅游度假产业,作为古运河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南分区:东至市界、南至长江-夹江、西至京沪高速南延线、北至沪陕高速,区域面积137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制造业集聚区。

        更多城市规划资讯,请关注新思界综研频道!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