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榆林市国土空间综合规划(2015—2030)》和“一张图工程”正式获得陕西省省政府批复,这是自2014年8月榆林被确定为全国“多规合一”试点
区域城市以来,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全国所有试点单位第一个得到省级人民政府批复的试点成果。
“多规合一”是我国规划体制的重大变革,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推行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多规合一”重点是构筑“一张蓝图”,具体包括三层图:第一层图明确空间形态和容量,确定建设空间和保护空间的格局和边界,以及现状和规划期人口、用水和土地面积等重要参数;第二层图是生态控制区内的细化内容,主要包括林地、基本农田、水源保护区、生态红线和风景名胜区等;第三层图是对建设空间内容的细化安排,主要包括生产生活空间布局、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和宜居度的规划安排。
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联合在全国28个市县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其中包括榆林市。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榆林“多规合一”试点列为2015年重点改革任务,榆林也把“多规合一”试点视为“落后地区”的破题之举、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规划立市的关键举措和优化空间的重要抓手。
目前,榆林市完成了“一本规划”、“一个平台”、“一套机制”、“一批建议”的“四个一”试点工作成果,编制完成了《榆林市国土空间综合规划》,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划定国土空间的保护和开发格局,提出各类空间的管控措施;建立生态保护、基本农田、文物保护以及建设用地、城镇开发、产业园区、采矿开发、基础设施廊道等控制线体系,形成1∶10000的市域“一张图”;基于“一张图”建立“多规合一”业务运行平台,作为多规冲突分析、项目辅助选址、项目并联审批的数据中枢。
此外,榆林市还编制了《榆林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协同性和一致性,提出一批建设性意见,为国家强化空间管控能力,建立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贡献出鲜活的“榆林经验”。
目前,榆林市正按照国家试点和省政府批复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基于《综合规划》修编土地利用、林地保护、城乡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启动利用“多规合一”成果实行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工作,着手“多规合一”立法研究,深化工作也在推进中。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3-2017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竞争格局与主要竞争对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