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综研 > 规划 > 区域城市 >

环大城市“异地墓”兴起 大城市墓地紧缺加剧

2016-04-05 18:46      责任编辑:霍媛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环大城市“异地墓”兴起  大城市墓地紧缺加剧

  清明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和扫墓的节日,有细心的人发现,在北京和上海的一些周边地区,墓园前挤满了北京和上海的车辆,于是就有了“生在北京、葬在河北;生在上海、葬在江浙”一说。而河北和江浙的“异地墓”受宠,也成为环大城市“异地墓”兴起的现实注解。但环大城市“异地墓”究竟缘何兴起?
 
  首先,大城市墓地费用高筑推动人们将目光转向更为便宜的周边地区。据在上海、河南、山东、辽宁、安徽等多省份拥有陵园墓地的上市企业福寿园集团的2015年财报显示,福寿园2015年的墓穴平均售价约为每座人民币80211元,每平方米单价远超2015年上海市新建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每平方米21501元。这家墓园的定制艺术墓的平均售价更是高达人民币296227元。
 
  事实上,葬在特大城市昂贵,周边异地墓的价格也不低。根据福成五丰发布的2015年财报估算,河北灵山宝塔陵园销售的墓穴均价超过4.8万。但这与特大城市均价高达八万的墓穴相对比显然便宜了很多。
 
  其次,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使得许多在大城市打拼的人选择死后葬在老家。特大城市聚集了许多的外来人口,一般也都是以走遍地区的人口转移为主,比如上海大量外来人口都来自于周边的江浙地区,北京的外来人口大都来自于河北地区。对老一代“移民”来说,都有“叶落归根”的心理,所以,对很多特大城市的老人来说,选择自后回归老家也是合情合理。
 
  第三,政策的限制使得许多殡葬需求得不到满足转而寻求周边地区性价比更高的墓地。对于特大城市来讲,其墓穴需求量较大,然而墓穴供应短缺,因而,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对墓穴的土地政策和购买政策限制更加严格,这也使得“大碑大墓”“活人墓”等殡葬需求得不到满足,于是很多人便选择在周边地区选择购买性价比更高的墓穴。
 
  事实上,无论是国家的政策限制,还是价格的飙升,环大城市“异地墓”兴起都反映出特大城市殡葬墓地短缺的现实。据悉,不少特大城市都没有新增殡葬用地的计划,这意味着,如果没有更加节地的殡葬文化和殡葬方式,大城市墓地的紧缺将会进一步加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年殡葬行业投资前景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显示,不少城市的墓园已经出现了现实的“死墓危机”,全国大部分城市的现有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所谓的“死墓危机”是指在一些建设时间较早的墓地中,大量墓穴原定使用期到期,却又难以循环利用和征收管理费用,导致储备土地不足、即将“无墓可卖”“无地可开”。
 
  据悉,墓地的短缺使得墓穴价格不断攀升,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墓园甚至不惜毁绿、填湖、私扩,严重破坏了墓园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同时,这种做法也是对逝者的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面对当前墓价比房价还高及墓地短缺愈加严重的现象,应积极推进墓穴循环使用,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另外,要真正化解殡葬贵的问题,除了要宣传殡葬新风尚,更需要积极探索百姓能接受的节地生态墓葬方式,毕竟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思想不能摒弃,同时还要强化公墓经营者的社会责任,多种方式并行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更多区域城市请关注新思界综研-规划!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