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综研 > 智慧城市 > 移动互联 >

科技媒体由PC向移动互联的转移之路坎坷重重(2)

2016-02-05 21:22      责任编辑:霍媛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再次,如果说科技媒体们的APP还和PC端的习惯一样,仅仅只做内容,没有任何增值的东西,那就要和新闻客户端竞争,和微信竞争,和网站竞争。特别是新闻客户端,科技媒体们的内容,基本上都被新闻客户端抓的一干二净,而科技媒体的内容一旦到了新闻客户端,基本上就不属于科技媒体了,没有多少人会关注内容最终的归属权,能够耐心的看完整篇文章已是幸事。再加上手机浏览器、微信、网站的分流,APP的价值荡然无存。所以,寻早新的价值存在又成了科技媒体们头疼的事情。
 
  最后,科技媒体们到了移动互联网,也存在工具型的桎梏,而工具型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早就不满足于工具自身的价值所在,比如地图,不仅仅是导航了,比如支付宝,不仅仅是支付工具了,大部分工具型的产品都有了“跨界”的功能,虽然这个功能不是主流,但能够让用户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产品上,这是无奈之举,也是必然的,纯做工具,超低的日活,只会让投资人逃离,也会让公司的同事们丧失信心。所以,如何在工具型的桎梏下寻找吸引投资人的亮点和安抚工作伙伴们信心的希望,又成了科技媒体们头疼的事情。
 
  最终,科技媒体们的跨界就想到了以内容资讯为核心,以社区为辅的路子。其中,“创业家”做社区的雄心是最狠的,首页里面就直接是圈子,资讯排在很后面的位置;“虎嗅”做的主要是群组和话题功能;“36氪”则是投融资平台;“钛媒体”的是我造社区。而其他的有一些则依然依照PC端的习惯,只做内容,但是日子显然没有那么好过。
 
  至于推广,这着实难住了始终处于头脑风暴的科技大佬们。目前,移动互联网有两套推广规则,一套规则是APP Store,一套规则是安卓系应用商店,任何独立的APP产品,都必须从这两个入口入,也许PC端仍能够有一些遗留,但这个量和APP Store以及安卓系应用商店所带来的量比,小巫见大巫了。从用户习惯上来说,可能钛媒体、虎嗅网、36氪、创业邦、创业家、投资界、快鲤鱼、TechWeb、好奇心日报、雷锋网、爱范儿们的用户当中IOS和安卓系统的应该会各占一半,比市场上3:7的比例略高。
 
  然而,目前几大科技媒体们显然和几大安卓系的应用商店并不亲热,既没想过花钱推广,也没想过资源置换,科技媒体们习惯了省钱。但移动互联网的天下,还得“烧钱”,延续以往高贵冷艳的姿态显然不太适合日渐焦躁的移动互联网用户。
 
  目前,百度手机助手、应用宝、360手机助手、豌豆荚这几大热门应用商店中,下载量最大的是36氪,在百度手机助手上的下载量达到了46万,其余的,基本上都是几万、几千,单个科技媒体在安卓应用商店上的综合下载量肯定不到100万,再算留存率,再算日活,肯定不是一个好看的数字。即使有PC端的老底儿在,还能有些许的用户和下载量,但这似乎有点“杯水车薪”的感觉。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行业分析师表示,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天地,科技媒体们的内容固然再好,但载体发生了巨大变化,载体的变化是可以决定媒体生死的。传统媒体之所以衰落,和其在网站上的投入也有一定关系,如今到了移动端,就应该遵循移动端的规则,既然是移动端的规则,就应该想着如何把APP这个核心主体给做好,还是得学习移动互联网载体下的规则,而不是依旧吃着网站的老本。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