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就被业界调侃为架在炉子上“烘烤”的传统化工产业,如今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压力。随着煤炭价格不断下降,将过剩的煤炭资源转换为煤化工产品,“逢煤必化”已经成为多家大型煤炭企的普遍选择。然而这种选择并不是高枕无忧,据悉,今年煤化工产品的出口情况并不乐观,形势依旧严峻。
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对于化工产品的需求也减速、全球低油价格局短期仍难逆转、煤化工环保要求愈发严格。在此背景下,鉴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格局,煤化工的后市发展也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了。今年总体来说,外贸形势严峻,尿素、甲醇、乙二醇的出口形势都不乐观。出口的产品价格“倒挂”现象普遍。
对于国内来讲,以石油为成品的煤制油行业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中国煤制油企业遇到的问题是,已建成投产的亏损,没有建成投产的也已消耗大量资金,如果坚持完工,盈利与否就要看油价脸色。如果能挺过一段时间迎来油价上涨就能赚钱,如果油价长期下跌则有可能出现现金流断裂。
虽然艰难,但煤化工仍是未来煤炭的主要出路之一。目前煤炭行业大环境不景气,但短期内我国煤炭的地位仍无法削弱,煤制油可以降低国家对外油的依赖,立足长远,煤化工仍然是煤企转型脱困的有效手段。
同时,政策扶持也是煤化工企业所期盼的。据悉,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煤化工的扶持政策。另外,石油化学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制定完成形成初稿,主要内容包括了煤化工的整体布局、技术示范等政策。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正在研究煤化工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消费税或将按照目前的征收比例减免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