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苯乙胺又称2-苯乙胺,是一种生物碱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分子式为C8H11N,CAS号为64-04-0,外观为无色至浅黄色透明液体,具强碱性,能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有鱼腥臭。β-苯乙胺在医药领域可用作药物降糖灵的中间体,但还可用于合成兴奋剂如麻黄碱、卡西酮、右旋苯异丙胺等,具有成瘾性且易被滥用,国内对其生产、销售和运输均有严格的限制。
β-苯乙胺属于小众医药中间体产品,可以在苯环、侧链与氨基上被其他基团取代,可用来提升细胞外液中多巴胺的水平,同时抑制多巴胺神经活化,治疗抑郁症。从产品下游应用领域来看,由于β-苯乙胺作为医药中间体主要生产精神类药物,因此产品下游应用相对局限,并且面临相对严格的管控。因此,国内β-苯乙胺企业的下游客户比较固定。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4-2028年中国β-苯乙胺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近些年,由于国内β-苯乙胺市场空间有限,下游市场需求增长乏力,再加上环保、安全检查趋严,部分生产企业如昆山市祥和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已经退出市场,仍在生产β-苯乙胺的企业仅有山东省越兴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市华阳科技有限公司,并且这两家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生产积极性不高。
未来几年,基于β-苯乙胺产品的特殊性,预计β-苯乙胺行业内企业数量不会有明显增长。同时,随着我国β-苯乙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山东省越兴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市华阳科技有限公司将继续与下游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新进入企业需要面临着一定的客户资源壁垒。
再加上,国内β-苯乙胺整体市场规模较小,利润空间相对有限,因此未来几年,国内β-苯乙胺市场竞争格局不会有明显的改变。预计未来几年,国内β-苯乙胺企业仍将以苯乙腈为主要原材料,通过加压催化加氢制得β-苯乙胺;同时,企业或将通过生产装置改造等方式提高β-苯乙胺产品质量。
新思界
产业研究人士认为,为满足下游用户需求,β-苯乙胺行业企业将加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及管理,开发不同纯度的β-苯乙胺,如99.5%及以上纯度的β-苯乙胺。在绿色低碳战略背景下,国家对精细化工行业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国内β-苯乙胺企业将通过开发绿色清洁生产工艺或者引进先进环保设备等方式满足环保政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