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原油连跌 逼石化行业加速拥抱供给侧改革

2015-12-10 16:22      责任编辑:李蕊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原油连跌 逼石化行业加速拥抱供给侧改革
 
        原油价格大跌,导致石化行业市场心态低迷,市场需求疲软,这让本就产能过剩的石化行业雪上加霜。在这样的背景下,石油化工行业加快拥抱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行业的不二选择。

        近期,由于OPEC在上周五会议上放弃了产量配额限制,使得产量持续处于高位,且美元走势强劲,重压原油市场,导致油价不断下行,目前已经跌至2009年2月份以来最低价位。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不光导致国内成品油市场迎来年内第十二次下调,也使得本计价周期原油基价处于低位。

        供应不断增加,需求却不增反减,原油供过于求的矛盾愈发严重,石化行业已经苦不堪言。以两桶油为例,前三季度,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业绩均不尽如人意。中石油表示,第四季度,国际油价低位震荡格局难以改变,国内油气市场总体供过于求、产销矛盾突出等问题无法根本缓解。

        同时,由于原油是化工行业的初级原料之一,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将会对下游石化产品的价格带来较大的冲击。我国石油化工市场现状是上游增速缓慢,中下游增长快且整合需求强烈。当前,油气开采业已跌入近十多年来的低谷,尤其是利润滑坡严重。

        今年1-10月,油气开采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9.1%,降幅比1-9月扩大2.5个百分点。而从炼化行业来看,截至2014年底,我国炼油能力约7.15亿吨/年,10年平均增长速度7.7%,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我国196家炼厂平均规模约为365万吨/年,仅相当于世界炼厂平均规模的一半,整合调整有较大空间。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也指出,当前行业下行压力加大的原因,与其说是需求不足,不如说是供给能力不强,是快速升级的社会消费需求与缓慢滞后的产业升级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在当前产能过剩压力严峻的形势下,提高供给能力、改善供给结构,用供给创造需求,用供给开拓市场,是实体经济应该承担的责任。

        近年来,我国石油化工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原油进口放开改革以及油气价格改革市场化等加快推进,尤其是今年,6个新疆石油天然气勘查区块对国内社会及民营资本进行公开招标,原油进口使用权和原油进口权相继放开,《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已送有关部门、地方政府、有关企业和行业协会征求意见,石油化工行业的上中下游各环节都面临市场化改革。

        供给侧改革在国家层面已经发力,石油化工行业自身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一是石化行业侧供给改革不能再采用“点式改革”的思路,而是要以产业链为主线,整体协调推进改革;二是从上游国内勘探领域的开放切入,同时加快海外油气收购的步伐,以产品分成的模式联合天然气化工和龙头油服企业,吸引更多投资主体进入上游市场;三是在下游炼化环节,通过新上先进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和效益水平;四是随着中石化的终端零售领域对社会和民营资本开放,石化企业通过终端销售业务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可以有力推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的交融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资本及地缘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可以预见,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石油化工行业将在生产集中度提高、产业重组整合、优化产品结构、提质增效和高端化、差异化发展等众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