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创制农药氰烯菌酯规模上亿元 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2017-07-27 21:12      责任编辑:章荣桂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创制农药氰烯菌酯规模上亿元 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针对近年来我国小麦赤霉病、棉花枯萎病等病害多发、重发的趋势,以及赤霉菌对传统药物例如多菌灵等抗性作用的愈加明显,江苏省农药研究所推出了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抗镰刀菌属病害高效新药氰烯菌酯。目前苏研推出的氰烯菌酯原药以及以“劲护”为商品名的25%氰烯菌酯悬浮液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国内、国外市场前景广阔,填补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针对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和棉花、瓜茄类作物枯萎病均高效的防治空白。
 
        氰烯菌酯是江苏省农药研究所1998年发现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是镰刀菌属专化型杀菌剂。它能强烈抑制镰刀菌属中禾谷镰孢菌、尖孢镰刀菌等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氰烯菌酯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具有优异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内吸,可以被植物根部、叶片吸收,在植物导管或木质部以短距离运输方式向上输导;耐雨水冲刷。氰烯菌酯可有效防治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棉花枯萎病、香蕉巴拿马病、西瓜枯萎病等。研究表明,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西瓜枯萎病等均有很高的生物活性。
 
        近几年赤霉病在我国大暴发,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空前高涨,从而使氰烯菌酯成功站上了时代发展机遇的“风口”。氰烯菌酯不仅是一个杀菌剂,可高效防治小麦赤霉病和水稻恶苗病等;同时能大幅降低赤霉毒素,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最终实现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并保障食品安全。新思界发布的《2017-2021年氰烯菌酯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近年来,氰烯菌酯不负众望,销售业绩逐年攀升,为我国小麦的丰产、丰收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氰烯菌酯因防效稳定、降低毒素、增产增收等特点而广受市场欢迎,2016年氰烯菌酯市场销售额达到9234万元。
 
2014-2016年氰烯菌酯市场销售规模分析
创制农药氰烯菌酯规模上亿元 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数据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氰烯菌酯是我国创制农药中唯一获得国际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FRAC)单独编码的农药,它的诞生是我国民族农药的骄傲。目前,小麦是氰烯菌酯最大的用药作物,同时,氰烯菌酯用于水稻浸种防治恶苗病,也取得了一定的销售额。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虽然目前该市场还不是氰烯菌酯业绩的主流,但未来将会成为氰烯菌酯重要的增长极。此外,试验表明,氰烯菌酯在防治香蕉巴拿马病、西瓜和棉花枯萎病等由镰刀菌引起的病害上也都有很好的防效,未来也将成为氰烯菌酯重要的开拓市场。
关键字: 农药 市场规模 氰烯菌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