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PC国产化进程加速 行业供给仍趋紧张

2017-08-03 20:33      责任编辑:冯瀚东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PC国产化进程加速 行业供给仍趋紧张
 
        PC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是在上世纪50年代由德国拜耳和米国GE各自独立制造出来的,因其具有的透明性、耐冲击、耐高温等特性,在电子、电器、汽车、航空、航天、建筑、包装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全球聚碳酸酯产能增长相对缓慢,供给集中。2016年,全球聚碳酸酯产能约为518万吨,科思创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聚碳酸酯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137万吨/年,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6.44%;其次是沙比克创新塑料公司,生产能力为131.5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5.38%。
 
        目前,世界聚碳酸酯工业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生产更加集中和垄断,德国拜耳、沙伯基础创新塑料公司、美国陶氏、日本帝人以及三菱工程塑料等公司控制着世界聚碳酸酯的生产与市场;二是亚洲发展迅速,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需求的不断增加,导致世界著名PC料生产商均纷纷到亚洲投资建厂,亚洲已经成为世界聚碳酸酯生产发展的中心;三是生产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聚碳酸酯PC合金等新产品不断涌现。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公布的《2017-2022年中国聚碳酸酯(PC)深度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PC市场已基本饱和,需求量增速放缓,世界PC树脂的需求增长主要靠以中国为首的亚洲、中南美、中东欧等发展中地区拉动。中国目前对聚碳酸酯(PC)需求巨大,以近三年为例,每年都在12%的速度快速增长,受汽车玻璃装配和消费性电子产品领域新应用需求强劲增长的刺激,2016年中国聚碳酸酯树脂需求量达到了250万吨,供需缺口近百万吨。
 
        截止2017年7月,国内聚碳酸酯(PC)产能为92.5万吨,主要生产企业有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帝人聚碳酸酯有限公司、中石化三菱化学聚碳酸酯(北京)有限公司、三菱瓦斯化学工程塑料(上海)有限公司等。科思创(上海)聚合物有限公司是目前最大的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40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43.24%。2017年5月16日,科思创宣布,将通过脱瓶颈把上海聚碳酸酯(pc)产能进一步扩大到60万吨/年,加大中国市场布局。
 
        新思界产业研究员认为,六十年以来,PC技术一直掌握在西方少数几家国际公司当中,国产化的进度缓慢,近几年随着国内聚碳酸酯需求的不断增加,国产化进程加快。目前陆续有浙铁大风、鲁西化工等国内厂商相继投产,其中浙铁大风聚碳酸酯产能为10万吨/年,是国内第一家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聚碳酸酯国产化企业。目前我国聚碳酸酯供给国产率不足40%,产品严重依赖进口,2017年聚碳酸酯价格大幅上涨,下游需求强烈,聚碳酸酯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