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焙阳极行业是伴随着铝工业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式的使用预焙阳极的电解槽研发成功及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铝工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铝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预焙阳极行业的成长。
中国预焙阳极行业起步较晚,作为铝工业的配套产业,其发展与电解铝技术的进步和铝行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从日本、美国等国家全套引进160kA预焙铝电解技术,以及配套的预焙阳极生产线,奠定了我国预焙阳极产业腾飞的基础。80年代以后,随着铝工业的发展,国内预焙阳极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预焙阳极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预焙阳极出口国。根据新思界发布的《2017-2021年预焙阳极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12-2016年我国预焙阳极行业产量逐年增长,2016年产量达1704万吨。
2012-2016年我国预焙阳极行业产量分析
数据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在全球预焙阳极市场,大型的独立商用预焙阳极生产企业较少,主要集中在荷兰、德国、中国、美国、委内瑞拉等地,国外企业的客户群体比较固定且集中,产品基本由其控股的电解铝厂消化,在市场上流通的数量极少,大部分西方国家都从中国采购预焙阳极。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企业有广西强强碳素股份有限公司、索通发展、德州欧莱恩永兴碳素有限公司、山东晨阳新型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济南澳海炭素有限公司、济南万方炭素有限责任公司等。
预焙阳极是铝电解工业的大宗消耗材料,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预焙阳极的生产设备价格昂贵,国家明确要求“禁止建设15万吨/年以下的独立铝用炭阳极项目”。随着预焙阳极产品品质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倡导的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和环保要求,预焙阳极行业投资规模将不断增加。从地区结构来看,随着国内中、东部地区电力成本的持续上涨,我国铝工业布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产能正逐渐向西北部电力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随着原铝产能的转移,预焙阳极原有产能也面临更新换代,从而国内预焙阳极市场也面临向西北部转移,为中国预焙阳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未来西北部新增原铝产能对预焙阳极的需求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此外,越来越多的国外电解铝生产企业从规模化生产、资金利用效率、生产成本、管理成本、专业化程度等多种因素考虑,倾向于采用外购的方式解决预焙阳极的供给。新思界
产业研究员指出,由于我国拥有丰富的石油焦、煤沥青、风电等资源,又具有相对较低的人工成本,在发达的国际物流服务的支撑下,我国逐渐成为预焙阳极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国和全球预焙阳极的生产基地。预焙阳极的生产是资源综合利用的过程,我国每年产生的石油焦和煤沥青有50%被预焙阳极行业利用,预焙阳极行业是石化及煤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功臣,也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典型行业,符合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潮流,市场前景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