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膜是无机膜的一种,属于膜分离技术中的固体膜材料,主要以不同规格的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钛和氧化硅等无机陶瓷材料作为支撑体,经表面涂膜、高温烧制而成,分为管式陶瓷膜、平板陶瓷膜和多通道陶瓷膜三种。
与传统的膜材料相比,陶瓷膜具有耐高温、耐酸碱、机械强度高、分离性能好和使用寿命长等优越性能,已成为膜领域发展迅速且极具应用前景的膜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生物医药、食品轻工、石油化工等领域,且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拓展中。
国际陶瓷膜市场规模较大,全球产能年均增长率约为10%,预计到2021年,全球陶瓷膜产能有望达到60万平方米。欧洲的陶瓷膜产业起步较早,技术较为成熟,是全球最大的陶瓷膜产地和消费市场。相较于欧洲,我国陶瓷膜产业起步较晚,市场上的陶瓷膜产品被国外企业所垄断。直到20世纪90年代,经过不断的研发,我国陶瓷膜技术实现了突破,产能迅速扩张,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市场垄断。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8-2022年陶瓷膜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我国陶瓷膜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市场扩充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陶瓷膜的下游应用领域在不断发展扩大,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陶瓷膜产业还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我国陶瓷膜市场中,中低端产品占据份额较多,能够生产高端陶瓷膜的企业较少,制约着我国陶瓷膜产业的发展。
过滤分离工艺是大部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陶瓷膜的分离性能优越,现阶段已经在我国生物医药、化学化工、食品饮料应用领域形成了一定规模。除了应用在工业上的过程分离,我国以陶瓷膜为核心的膜分离技术还主要应用于特种水处理领域。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政府环保要求不断提高,膜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逐步拓展,陶瓷膜在环境苛刻的污水处理领域优势明显,正获得逐步推广。
陶瓷膜高端产品的生产技术难度较大,生产成本高,现阶段陶瓷膜分离技术工艺在我国的应用普及率还较低。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预计未来5到10年,我国陶瓷膜市场将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高成本是陶瓷膜大规模商业化的阻碍,但陶瓷膜优点突出,其分离过程简单、效率高、能耗低、使用寿命长,优秀的综合性能可以弥补其价格劣势,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保持高性能的前提下,陶瓷膜的成本有望降低,将进一步促进其市场规模的扩大。我国陶瓷膜发展到现阶段,市场上中低端产品较多,高端产品占比较少,陶瓷膜产业结构还需不断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