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硅又称结晶硅或工业硅,其主要用途是作为非铁基合金的添加剂。金属硅是由石英和焦炭在电热炉内冶炼而成的产品,随着工业的发展,主成分硅元素的含量在99.99%以内的都属于金属硅范围,其包含多晶硅和单晶硅两种形态。
金属硅具有半导体性质,是电子工业超纯硅的原料。硅在地壳中资源极为丰富,以硅石作为基本原料,采用石油焦、木炭、低灰分烟煤作为还原剂可以生产金属硅。单吨金属硅生产需要消耗12000度电,属于高耗能工业。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8-2023年中国金属硅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金属硅总产量约为238万吨,2017年,总产量约为255万吨,同比增长7%。我国工业快速发展,带动了金属硅的使用量快速上升。2016年,我国合金用金属硅为40万吨,预计2018年,我国合金用金属硅需求将接近50万吨,到2020年将接近60万吨。我国金属硅市场需求量不断上升。
另外,我国金属硅出口量不断扩大。2016年,我国金属硅出口量为72万吨,2017年出口量增加到82万吨。海外金属硅需求不断增长,而海外金属硅企业还没有大规模的扩产计划,预计我国金属硅出口量将逐年提升,到2020年,出口量将达到95万吨。我国金属硅出口量稳步提升。
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多晶硅产业不断扩产,且随着我国电子工业的不断发展,电子级单晶硅的需求量不断上升,我国金属硅的下游市场需求量将持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金属硅的产能利用率较低,企业分布较为分散。我国拥有金属硅生产企业180余家,其中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总产能占比为30%,其余多为中小型企业,生产成本较高,对环境的污染较大。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金属硅行业也开始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中小企业将会逐渐被淘汰,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新思界
产业研究人员表示,现阶段,我国金属硅的产能规模以及实际产量都位居全球第一,海外市场的金属硅需求较为稳定,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内金属硅需求将保持上升的趋势。我国金属硅产业集中度较低,产能利用率不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有利于我国金属硅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有望帮助我国金属硅行业进入健康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