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领域非常广阔,主要下游市场包括洗涤剂、个人护理、工业清洁剂、食品加工、油田化学品、农业化学品、纺织品、塑料、油漆和涂料、粘合剂等,产品附加值高且发展潜力巨大。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8-2022年中国表面活性剂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表明活性剂总产量为214万吨,总销量为219万吨,整体呈现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
表面活性剂产品主要可以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四大类。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产量为116万吨,同比增长16%,销量为114万吨,同比增长17%,主要以磺化和硫酸化产品为主。2017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政策趋严以及国际油价的影响,行业库存减少,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价格维持较高水平。
2017年,我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产量为87万吨,同比减少16%,销量为85万吨,同比下降20%,生产的产品主要以乙氧基化产品为主。在环保政策趋严的情况下,我国较多中小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企业被关停,导致行业产量大幅下降。
我国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以酯基季铵盐和烷基季铵盐产品为主,2017年,我国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产量为4万吨,同比增长30%,销量为4万吨,同比增长25%,产销量增长幅度较大。两性表面活性剂主要以甜菜碱和氧化胺产品为主,2017年,我国两性表面活性剂产量为5万吨,同比减少22%,销量为5万吨,同比下降19%。整体来看,在环保政策的推动下,我国表面活性剂产销量增速下降,但仍保持稳定增长。
我国表面活性剂行业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相较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快速。现阶段,我国表面活性剂产品由家用洗涤剂逐步向纺织印染、农业、石油、工业清洗等领域拓展,工业化体系以及产品种类逐渐完善,在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产品品质也在不断提升,主要产品生产技术已经接近或到达国际先进水平,除了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大量出口到海外市场。
2017年,我国表面活性剂出口量为44万吨,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出口量为18万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出口量位11万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出口量为9万吨,两性表面活性剂出口量为6万吨。主要出口目的地为美国、日本、英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地。同年,我国表面活性剂进口量为27万吨,进口产品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占比达到了71%,且进口量大于出口量,但整体来看,我国为表面活性剂净出口国。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尽管我国表面活性剂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行业整体的创新性和长期发展策略建设还需不断加强;且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还需出口到海外市场以消化国内产量;另外,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作用较弱,非正常渠道技术流失现象严重。这些因素依然制约着我国表面活性剂行业的发展,未来行业仍会面临着洗牌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