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丁烯是一种高分子惰性聚合物,具有很高的耐温性、持久性、化学稳定性和可塑性,主要用于生产聚丁烯管材,进而应用到散热器连接、冷热给水、船舶用管道等多种领域。
聚丁烯环保程度高,符合我国建筑的节能降耗的要求,因此近年来市场需求增长非常快。根据新思界发布的
《2019年聚丁烯行业投资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2015-2018年,中国聚丁烯每年的市场需求量增速在10%以上。但是由于技术壁垒较高,目前全球范围内聚丁烯生产企业都非常少,主要有荷兰利安德巴塞尔工业、美国壳牌化学公司、日本三井化学、韩国爱康理美特公司、韩国伊仑、日本出光石油化学工业公司、日本住友等。中国仅有山东东方宏业化工有限公司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山东省滕州瑞达化工有限公司尚未投产,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设计的中国石油首套聚丁烯中试试验装置也仍处于试验阶段。因此,中国每年还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聚丁烯产品。
中国进口聚丁烯产品主要来自于荷兰的利安德巴塞尔工业公司,日本的三井化学公司、住友公司以及韩国伊仑,市场上常见的牌号有P5050NK、M801N、M4121、PB4235、R509、R609、P5050NK、M801N等。从产品价格上来看,日本的聚丁烯产品价格最为优惠,大致为1.6-1.8万元/吨;荷兰的利安德巴塞尔工业公司和韩国伊仑的产品价格较贵,在1.8-2万元/吨之间。
我国聚丁烯产品90%以上应用在管材领域,下游客户对聚丁烯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普遍要求较高,由于国外三井、住友等在中国市场上已经发展较长时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因此下游客户对国外品牌的认可度较高。但是近年来,我国聚丁烯产品质量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产品价格优势逐渐凸显,使得促使越来越多的下游客户开始采购国产聚丁烯产品,聚丁烯行业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聚丁烯进口量出现较大的下滑。2015年,中国聚丁烯产品进口量为2.60万吨;2017年,中国聚丁烯产品进口量为1.57万吨。
新思界
产业分析师认为,虽然聚丁烯产品价格贵,且面临着PP-R等替代品的威胁,但是聚丁烯产品仅在采暖给水工程等领域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因此,预计未来五年,中国聚丁烯产品的表观消费量仍然将快速增长。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我国聚丁烯行业产能将会有较大的增长,进口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