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是现阶段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是一种中性肥料,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是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我国是尿素生产和消费大国,2012-2016年,受产能过剩加剧、国内市场需求减缓、出口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尿素行业景气度持续下降,2016年全行业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大量高成本企业停产。
在环保政策和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2016年,我国尿素行业落后产能持续出清,小散企业陆续退出市场,市场供需矛盾得到一定改善。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尿素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在产能继续下降的情况下,我国尿素产量下滑,全年产量约为5830万吨,较2016年下降16.5%。2018年,我国尿素行业总产能约为7440万吨,其中长期停车或转产产能780万吨,有效产能利用率约为70.0%。尿素行业产能过剩状况日益改善。
我国尿素年消费量约为5600万吨,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农业领域应用占比为70%,其余30%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我国尿素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和华北地区,其中,山东、河南和江苏三省消费量最高。为保障粮食安全,我国粮食种植面积与粮价企稳回升,拉动市场对尿素的需求仍将保持小幅增长态势。
按照氮肥行业“十三五”规划来看,“十三五”期间行业计划关停尿素产能1300万吨,现阶段我国尿素产能距离关停1300万吨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尿素行业去产能仍在不断深化过程中。在需求相对良好,产能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我国尿素市场供应偏紧,再加上原材料成本上升,拉动尿素价格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全球尿素产能自2011年起快速扩张,主要集中在中国、中东、东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尿素生产方法主要包括煤制法和天然气制法两大类。我国尿素产能以煤制法为主,伊朗和美国天然气成本相对较低,成为全球天然气制尿素产能主要新增地,其产品价格更为低廉,对我国尿素行业出口造成冲击,使得我国尿素出口量逐年下降。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环保政策、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尿素行业落后产能持续出清,市场供应过剩状况得到改善,使得产品价格不断提升,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不断增强。长期来看,受政策影响,我国尿素行业新增产能有限,下游市场需求较为稳定,行业未来发展态势良好。在出口市场中,受美国、伊朗等天然气制尿素的冲击,我国尿素出口量下降,但现阶段我国尿素出口量在产量中的份额占比较小,且国内市场供应偏紧,因此行业整体受到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