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煤制乙二醇具有较强经济性 产能过剩现象逐步显现

2019-11-08 15:04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煤制乙二醇具有较强经济性 产能过剩现象逐步显现

  乙二醇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乙二醇消费国。传统乙二醇制备工艺以石油乙烯法为主,我国是贫油富煤国家,石油资源贫乏,为缓解乙二醇供需矛盾,以煤炭资源为原料的煤制乙二醇受到关注。我国在煤制乙二醇工艺上加大研发力度,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全套煤制乙二醇技术路线和工业化应用,煤制乙二醇产能不断扩张。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2023年煤制乙二醇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我国煤制乙二醇主要有三种生产工艺,包括直接法、烯烃法、草酸酯法。其中,直接法尚存在技术瓶颈,尚未实现工业化生产;烯烃法技术成熟,但其生产成本较高,与石油基乙二醇相比难以形成竞争力;草酸酯法投资较少、工艺简单、技术成熟、生产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已经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是现阶段我国煤制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工艺。
 
  为保证充足原料供应,我国煤制乙二醇项目建设主要集中在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产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河南、山西、河北、安徽等地区。不同地区煤炭资源品质与价格有所差别,使得煤制乙二醇的生产成本出现差异。同时,我国乙二醇主要消费地区集中在华东以及华南地区,从产地到消费地之间存在较高的运输成本。
 
  此外,尽管我国煤制乙二醇技术在不断改进升级,且相较于国内石油基乙二醇,煤制乙二醇具有价格优势,下游部分领域已经开始使用煤制乙二醇。但煤制乙二醇在产品性能、杂质含量等方面仍处于劣势地位,对产品品质要求较高的下游行业对煤制乙二醇的接受度仍较低。短期内,煤制乙二醇难以替代石油基乙二醇。
 
  2018年以前,我国乙二醇年进口量在供应总量中的占比接近60%,国内乙二醇供应缺口巨大,拉动煤制乙二醇产能快速扩张。201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乙二醇需求增速放缓,叠加煤制乙二醇新增产能集中投放,2019年以来,我国乙二醇价格大幅下跌。2019-2020年,我国仍有较多煤制乙二醇项目进入投产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将达到900万吨左右,而2021-2025年,我国仍有大量煤制乙二醇项目计划投产。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过剩现象已经显现。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相较于国内石油基乙二醇,我国煤制乙二醇具有价格优势,但与中东地区生产的乙二醇相比,价格优势不再,我国仍会大量进口乙二醇,对煤制乙二醇行业发展造成影响。综合来看,我国煤制乙二醇市场前景良好,但短期内难以替代石油基乙二醇,叠加产能过剩与进口冲击,煤制乙二醇行业未来发展面临挑战,不宜再盲目扩大产能。
 
关键字: 产能 煤制乙二醇 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