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我国聚酯薄膜PET产能庞大 结构性产能过剩现象突出

2020-08-12 17:30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我国聚酯薄膜PET产能庞大 结构性产能过剩现象突出

  聚酯薄膜(PET)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采用挤出法制成厚片,再经拉伸工艺制得的薄膜材料。聚酯薄膜具有无色透明、光泽性好、机械性优、韧性高、气密性好、耐穿刺、耐摩擦、耐高低温、耐腐蚀等优点,是一种高分子塑料薄膜,可广泛应用在包装、建材、印刷、医药、电子等行业中。
 
  聚酯薄膜产业链中,上游主要是石油化工、聚酯切片、精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等生产商;中游是聚酯薄膜生产商;下游主要是包装材料、建材、电气绝缘材料、医药、电子等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聚酯薄膜行业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开始发展,但受益于我国经济增长快速,我国聚酯薄膜产业规模增长迅速,已经成为全球聚酯薄膜生产大国。
 
  根据原料与拉伸工艺的不同来划分,聚酯薄膜可以分为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和单向拉伸聚酯薄膜(CPET)两大类。其中,CPET薄膜产品档次较低,价格低廉,主要用于药品包装领域,市场需求量少,产量占比小;BOPET薄膜细分产品种类较多,产品综合性能优良,档次较高,在电气绝缘、防护、印刷、食药品及化妆品包装、建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产量庞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球及中国聚酯薄膜产业深度研究报告》显示,2011-2019年,我国聚酯薄膜市场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6%,2019年超过240万吨。在需求的拉动下,我国聚酯薄膜产能及产量快速攀升。2019年,我国聚酯薄膜行业产能达到350万吨以上,产量超过250万吨。整体来看,2011年以来,我国聚酯薄膜行业产量增速高于市场需求增速,产能增长势头迅猛,产能过剩现象日益严重。
 
  我国聚酯薄膜行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主要体现为结构性产能过剩,即低端产品供应过剩,市场供大于求,高端产品产能不足,市场需求依靠进口。我国电力、电子、电机等行业技术不断升级,市场对高端聚酯薄膜的需求比例不断上升,而我国高性能、特殊用途的聚酯薄膜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国内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所占据,行业结构亟需调整优化,以实现高端产品进口替代。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聚酯薄膜是高分子塑料薄膜,下游应用范围广泛,其中,CPET薄膜应用范围较窄,市场需求较小,BOPET应用范围广泛,市场需求量大。但我国聚酯薄膜行业结构不合理,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市场需求,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也较弱。在未来发展中,我国聚酯薄膜行业需淘汰部分低端落后产能,增加高端产品生产能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关键字: 聚酯薄膜 PET 产能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