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塑膜是软包锂电池电芯封装的关键材料,其可以起到保护电池内部电芯材料的作用,当前应用较为广泛。铝塑膜由外阻层(ON层)、阻透层(AL层)、热封层(CPP层)通过胶黏剂复合而成。铝塑膜产品对于阻隔性、冷冲压成型性、耐穿刺性、化学稳定性等要求较高,生产技术难度较大。
铝塑膜可以按照生产工艺被分成干法铝塑膜和热法铝塑膜。干法以日本昭和电工生产工艺为代表,热法以日本大日本印刷公司生产工艺为代表。干法对于生产设备要求不高,但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操作难度较大。热法对于生产设备要求高,但生产流程交单,生产效率较高。相对而言,干法铝塑膜应用更为广泛,适用于大倍率、高能量的动力电池,是目前市场主流铝塑膜厂商的生产工艺。
铝塑膜行业产业链上游参与者为尼龙、压延铝箔、CPP、胶黏剂等原材料供应商。在铝塑膜原材料中,压延铝箔成本占比较高,约为36%,其次是CPP,占比为16%,排在第三的为尼龙,占比为5%,胶黏剂占比较低,只有3%。铝塑膜的原材料成本占据铝塑膜售价的六成左右,但我国铝塑膜生产企业原材料依赖进口,因此也制约了我国铝塑膜行业的发展。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年全球铝塑膜行业市场现状调研报告》显示,铝塑膜主要被应用在3C消费电子领域、动力汽车、储能等多个领域,在下游产业发展带动下,我国铝塑膜市场需求攀升,2019年我国铝塑膜市场规模达到48亿元,预计未来几年我国铝塑膜行业将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动下,市场规模保持20%左右的速率增长,到2023年能够达到110亿元。
随着需求的带动,我国铝塑膜市场需求量持续增长,2019年铝塑膜需求量达到1.8亿平方米,预计未来几年我国铝塑膜需求量仍将保持15%以上的速率增长,到2023年国内铝塑膜需求量达到3亿平方米。我国铝塑膜需求量较大,但当前约有近九成需求量依赖进口,进口依赖性较强。
在生产方面,我国铝塑膜行业起步较晚,当前国内市场主要被日企占据,日本DNP和日本昭和电工二者占据我国73%左右的市场份额,韩国栗村化学、日本大仓工业、日本东冈工业等其他外企在我国占比较高,而道明光学、东莞卓越、紫江企业等国产企业占比仅有10%左右。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铝塑膜作为锂电池的关键材料,近几年在3C、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带动下,铝塑膜市场需求持续攀升,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较好。但在生产方面,我国铝塑膜原材料、技术受限,当前国内市场被日企占据,国产率较低,未来铝塑膜国产替代空间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