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碳化硅行业进入门槛较高 我国相关产品有待升级

2020-10-16 09:03      责任编辑:王昭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碳化硅行业进入门槛较高 我国高端产品有待进一步升级

        碳化硅(SiC)又称为金刚砂、耐火砂,是利用石英砂、石油焦、木屑、食盐等原材料,通过电阻炉高温冶炼制成的陶瓷状碳化物。大自然中,碳化硅主要以莫桑石形式存在,由于自然界中的莫桑石十分罕有,所以碳化硅多为人工合成。碳化硅具有硬度大、耐磨性能好、耐高温、导电率高等特点,在玻璃、陶瓷、珠宝、耐火材料、机械制造、有色金属以及电子等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需求不断释放,碳化硅行业规模持续扩大,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化硅生产和出口大国。

        从产业链来看,碳化硅产业链上游为原料层,包括石英矿、石油焦、木屑等原材料;中游为碳化硅产品的制造层,包括烧制、冶炼、提纯、外延等制造工艺;下游为碳化硅相关产品的应用层,涉及到碳化硅功率器件、碳化硅磨料、碳化硅半导体器件等产品。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碳化硅行业投资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由于碳化硅行业存在一定的技术、资金、客户资源等壁垒,行业准进入门槛较高。纵观整个碳化硅市场,国外企业占据主要地位,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态势,相关知名企业包括科锐公司、II-VI公司、意法半导体、罗姆半导体、三菱等,其中科锐公司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国内从事碳化硅相关生产的企业有200多家,包括山东天岳、福建北电、无锡美罗唯森、天科和达等企业。

        碳化硅可分为α-碳化硅和β-碳化硅,其中α-碳化硅是在高于2千摄氏度的高温下形成的,目前我国生产的碳化硅主要为黑色碳化硅和绿色碳化硅两种,这两种产品均属于α-碳化硅。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碳化硅行业在炼制工艺、技术装备、生产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基本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高端产品在产品质量、性能稳定性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从应用领域来看,近年来,以碳化硅为原材料的电子器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发展较快。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碳化硅生产和出口大国,随着下游市场需求不断释放,我国碳化硅行业规模持续扩大。碳化硅行业存在一定的技术、资金门槛,行业准进入门槛较高,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碳化硅行业取得了长远的进步,但在高端产品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应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向高端碳化硅产品领域转型,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字: 碳化硅 金刚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