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是由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缩聚而成。PETG全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是一种非结晶型共聚酯,是PET合成过程中部分乙二醇被1,4-环己烷二甲醇(CHDM)取代所得到的共聚改性产物。PETG比PET多了CHDM共聚单体,因此具有与PET不同的独特性能。
相比PVC、PET、PMMA等材料,PETG具有优秀的耐化学腐蚀性、耐冲击性和环保性能,其制品高度透明,加工成型性能极佳,特别适合制作厚壁透明制品,可广泛用于板材、片材、高性能收缩膜、瓶用及异型材等领域。近年来,我国PETG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年全球及中国PETG产业深度研究报告》,2019年,我国PETG需求量为28.42万吨,市场规模为48.13亿元,同比增长9.3%。
由于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PETG工业生产技术和系列产品长期由美国伊斯曼(伊士曼)和韩国SK两家公司掌握和垄断。其中,美国伊士曼公司是最早拥有PETG生产技术的公司,现拥有易事达(Eastar)和事倍达(Spectar)两大系列的PETG共聚聚酯,已经投入中国市场,并已形成60余种系列商品牌号。韩国SK公司拥有Sky Green PETG S2008和Sky Green PETGK2012等牌号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医疗、建筑材料及包装材料等领域。
近年来,国内也有部分企业经过长期的科技攻关,实现了PETG的工业化量产。目前,国内仅有少数企业可以进行PETG的生产,国内企业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阳石化分公司、江阴市华宏化纤有限公司、腾龙特种树脂(厦门)有限公司等。此外,漳州奇美化工有限公司、珠海华润化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有新产能项目,但尚未投产。
国内虽然掌握了PETG共聚酯的工业化生产能力,国产品牌在性能、质量、可靠性等方面不及国外品牌,下游客户更倾向于伊士曼、SK等国际品牌,导致价格较高的进口产品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整体来看,国内PETG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伊士曼、SK公司、辽阳石化、江阴华宏、厦门腾龙五家企业占据国内PETG市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集中度较高,行业竞争相对缓和。
新思界
行业研究员表示,未来3-5年内,漳州奇美化工有限公司、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很有可能完成PETG项目的规模化生产,且随着中国市场需求的增多,国内PETG贸易商数量将会越来越多。整体来看,随着技术的突破,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进入到PETG行业,行业竞争会逐渐变得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