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四氧化三钴行业集中度提高 企业盈利能力增强

2020-12-02 17:38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四氧化三钴行业集中度提高 企业盈利能力增强

  四氧化三钴,化学式为Co3O4,外观为黑色粉末或灰黑色晶体状,有毒性,不可燃烧。四氧化三钴不溶于水,常温条件下不溶于无机酸,在加热条件下微溶于硫酸、硝酸、盐酸,高温加热可分解为氧化钴。
 
  四氧化三钴可作为原料,用于制备钴盐;可用于生产钴酸锂,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可用作催化剂,用于制造珐琅原料;可用作着色剂,用于玻璃、搪瓷、陶瓷生产领域;还可用于生产硬质合金、热敏电阻、磁性材料等产品。其中,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四氧化三钴的重要应用领域。
 
  21世纪以来,我国消费电子、通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市场对锂离子电池需求快速上升,同时,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动力电池需求也在迅速提升。在此背景下,我国四氧化三钴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产能及产量不断上升。2016年前后,在市场供应过剩、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的压力下,我国四氧化三钴行业进入洗牌期,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陆续被淘汰出局。
 
  发展至2019年,我国四氧化三钴生产企业不足10家,主要有华友、中伟、格林美、金川、雅城、逸豪、科立鑫等。其中,华友市场份额占比最大,接下来是中伟、格林美与金川,四者合计市场份额占比达到80%以上,行业集中度高。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四氧化三钴行业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四氧化三钴产量约为6.4万吨,其中,中国产量达到5.6万吨,占比达到87%以上。中国四氧化三钴企业数量减少,但2019年产量仍呈现上升态势,而海外市场四氧化三钴产量下滑幅度大,使得中国四氧化三钴龙头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随着落后企业逐步退出,2018年以来,我国四氧化三钴生产企业盈利能力有所增强。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3C电子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受到冲击,不利于四氧化三钴行业发展。2020年下半年,随着疫情得到良好控制,我国3C电子新品不断推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恢复增长,拉动锂离子电池需求上升,利好我国四氧化三钴行业发展,主要企业订单量充足。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四氧化三钴是生产钴酸锂的重要原料,而钴酸锂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3C电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拉动下,我国锂离子电池需求不断上升,带动四氧化三钴需求不断增长。2016年以来,我国以及全球市场中,竞争力较弱的四氧化三钴企业陆续退出,中国大型企业竞争优势日益明显,全球四氧化三钴产业逐步向中国市场集中。总的来看,我国四氧化三钴龙头企业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关键字: 市场 集中度 四氧化三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