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我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市场供需趋于平衡 国内企业纷纷布局海外市场

2021-11-11 17:29      责任编辑:张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我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市场供需趋于平衡 国内企业纷纷布局海外市场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重要一种,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洗涤、增溶等特点,且相较于阴离子活性剂具有更高的耐硬水能力和乳化能力,对于人体和环境更为友好,符合现代工业绿色化发展趋势,因此成为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主流产品,市场需求较高。与全球表面活性剂市场不大相同,我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消费占比更高,约为55%以上。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被应用在地产基建、洗涤用品、农药乳化剂、纺织印染、皮革和造纸工业,其中地产基建领域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需求较高,占比约为60%以上,其次是洗涤用品占比约为20%。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受益于基建、洗涤用品等产业发展带动,近几年我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产销呈现增长趋势,在2020年我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产量达到190万吨,销量约为188万吨左右,产销趋于平衡。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多个品种,其中聚醚(含大单体)占比较高,约为55%左右,其实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占比为30%,剩余品种占比较低。
 
  在全球中表面活性剂生产企业众多,斯泰潘、巴斯夫、陶氏等占据主要市场,其中斯泰潘专注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领域,2020年在全球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领域市场占比达到10%以上。我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市场集中度较低,生产企业众多,CR4产能占比约为40%,其中浙江皇马位居首位,占比达到14%,其次是三江化工、佳化化学、圣德华星等企业。
 
  在进出口方面,我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口量高于出口量,在2019年我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出口量约为16万吨,进口量则为20万吨左右。我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出口至印度、日本、越南等国家;进口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其中新加坡是我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进口地,2020年进口量占比达到32%左右。
 
  新思界产业分析人士表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国内市场应用需求较高,随着终端产业发展带动,目前国内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供需逐渐平衡。在进出口方面,近五年来,我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出口量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出口量增长速度较快,进口量趋于稳定。在生产方面,我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企业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激励。
 
关键字: 进出口 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