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海鲨鱼肝脏中提取得到的角鲨烯,易被氧化,将其氢化可制得一种烃类油脂,即角鲨烷,其功能基本一致,且稳定性优,易于利用。角鲨烷,别名异三十烷,也被称为深海鲨鱼肝油,无毒无味,外观为无色透明粘稠油状液体,具有化学稳定性高、热稳定性优、PH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可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被广泛应用在化妆品、医药等领域。
角鲨烷对人类皮肤亲和性好,是最为接近人类皮脂的一种脂类,用在化妆品领域,渗透性好,具有滋润、保湿、抗氧化、延缓皮肤衰老等功效,并且与矿物油、其他化妆品原料相容性好,是化妆品中的高端保湿成分。人体本身存在角鲨烯,不仅存在于皮脂中,还会在机体内参与生物合成、生物氧化、新陈代谢等过程,提高人体素质,因此角鲨烷可用于医药、保健品领域。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角鲨烷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在颜值经济下,全球化妆品需求快速增长,同时消费者对化妆品成分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带动全球角鲨烷销量不断上升。2015-2019年,全球角鲨烷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5%,2019年销量达到6500吨以上。预计2020-2025年,全球角鲨烷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4%,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8亿美元。
按照来源不同来划分,角鲨烷可以分为鲨鱼角鲨烷、植物角鲨烷、合成角鲨烷三大类。角鲨烷最早从鲨鱼肝脏中提取得到,其中,深海蓝鲨鱼肝油中含量最高,但生产角鲨烷需要大量鲨鱼肝油,会造成鲨鱼过度捕捞,植物角鲨烷因此受到关注。植物角鲨烷可以从橄榄、小麦胚芽、米糠、甘蔗等植物中提取得到,这是化妆品中角鲨烷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角鲨烷还可以化学合成得到,成本较低。
在全球范围内,角鲨烷生产商主要有日本岸本(Kishimoto)、日本玛鲁哈日鲁(Maruha Nichiro)、日本可乐丽(KURARAY)、日本日油(NOF)、美国Amyris、法国索菲姆(sophim)、英国禾大(CRODA)、瑞士科莱恩(Clariant)、瑞士英力士(Ineos)等。欧美日对角鲨烷的开发利用较为关注,特别是日本角鲨烷开发利用规模大,与之相比,我国角鲨烷市场规模偏小。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颜值经济兴起、国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我国化妆品市场持续快速增长,且随着消费观念升级,我国消费者对化妆品成分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角鲨烷拥有巨大市场潜力。与国外特别是日本相比,我国角鲨烷开发利用不足,市场规模偏小,未来角鲨烷需求还有较大增长空间,由于我国消费者对天然成分的化妆品更为青睐,相较来说,植物角鲨烷更具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