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甲酰胺(DMF)是现代煤化工产业链中较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主要作为一种优良的溶剂和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应用在PU浆料(聚氨酯)、食品添加剂、医药、人造纤维、电子等多个领域,其中在PU浆料领域应用需求较高,占比达到62%。DMF终端为箱包、服饰、鞋帽等产业,由于终端产业较为成熟,目前DMF需求较为平稳。
在2021上半年,随着各类化工产品的价格上涨,DMF价格也达到历史新高,但下游行业整体较为低迷,不能够支撑行业发展。但在2021年下半年,随着PU浆料价格上涨,带动DMF市场需求持续攀升,短期之内行业有望维持上行趋势。
近些年DMF的市场需求增量主要来源于合成革PU。近五年,我国塑料人造革和合成革产量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在2020年产量约为224万吨,在2021年上半年产量约为132万吨,同比增长了9%。在2021年随着合成革PU产业复苏,DMF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价格上行。但下游供应方面,受到煤炭供应紧张、限电等因素的影响,大多企业DMF产线处于停产阶段,因此短期之内DMF行业处于高景气状态。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中国二甲基甲酰胺DMF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在生产方面,当前国内DMF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在2010年国内DMF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产能不断扩增,在2014年达到110万吨,达到最高产能值,产能已经处于严重过剩状态,开工率约为64%。2014年之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环保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部分产能被淘汰,国内DMF产能持续减少,在2020年浙江江山化工18万吨/年的装置停产后,国内DMF产能约为76万吨。
在市场竞争方面,全球DMF生产企业主要有三星、BASF、杜邦等,全球TOP5企业市场占比约为24%。当前中国是最大的DMF市场,市场份额占比为56%,其次是欧洲和韩国。国内DMF生产企业不足10家,主要生产企业有华鲁恒升、鲁西化工、兴化股份等,其中华鲁恒升是国内以及全球最大的DMF生产企业,拥有20万吨以上产能。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在全球中,DMF市场需求较为稳定,受下游PU浆料带动,市场规模呈现小幅度增长,在2020年全球DMF市场规模约为8亿元,预计到2025年达到12亿元。由此看出,DMF市场规模空间较小,目前市场集中度较高,市场竞争格局较为明显,虽然行业短期呈现上行趋势,但长期来看市场中发展机遇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