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苯乙烯生产大国,国内从事苯乙烯生产的企业数量较多,包括烟台万华、茂名石化、安庆石化、天津大沽、盛虹炼化、连云港石化等。苯乙烯市场竞争激烈,近年来,伴随环保监管日益严格,以及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断深入,苯乙烯市场逐渐向大型头部企业聚集。
苯乙烯(简称SM)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个氢原子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苯乙烯可用于生产丁苯橡胶、聚苯乙烯、泡沫聚苯乙烯等产品,下游应用涉及到塑料制品、制药、染料、农药、合成橡胶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不断释放,我国苯乙烯产能扩张迅速,现阶段,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苯乙烯生产国。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年苯乙烯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作为大宗基础化工原料,我国市场对苯乙烯的需求量庞大,得益于国内经济持续增长,我国苯乙烯消费量持续增长,预计2020-2022年,我国苯乙烯消费量将从1280万吨增长至1520万吨。
得益于国内新增投产装置增加,我国苯乙烯产能持续释放,2021年1-8月,我国苯乙烯新装置投产已达到280万吨,预计2021年全年新增产能将达到600万吨以上。目前我国苯乙烯产业处于投产高峰期,且这一态势将延续到2022年,预计2022年,我国仍将有约600万吨的新增苯乙烯投产,届时我国苯乙烯产能有望突破2000万吨。从产量方面来看,苯乙烯产量增速不及产能增速,预计2022年底,我国苯乙烯产量将达到1450万吨。
从新装置工艺来看,苯乙烯新增装置工艺包括PO/SM联产工艺、C8提取工艺、乙苯脱氢等,其中PO/SM联产工艺具有投资费用低、经济性良好、生产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强等特点,其产能占比在不断提升。从进出口市场来看,目前我国仍是苯乙烯净进口国家,但随着国内产能不断释放,我国苯乙烯自给率逐渐提升,苯乙烯进口总量不断下降,预计2022年,我国苯乙烯进口量将下降至145万吨。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作为大宗基础化工原料,苯乙烯应用领域广泛,市场消费量庞大,且处于不断增长趋势,近年来,随着相关拟建、在建项目投产,我国苯乙烯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未来两年,我国苯乙烯产业将处于投产高峰期,在产能、产量提升的同时,苯乙烯产业结构也将得到优化,行业发展将持续向好。